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标题包含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颦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天细雨中的红蓼渡口,沙滩上的鸥鸟足迹自然而然地排成一行,山风吹拂着女孩子的发型和衣袖,散发着田野的香气。 她沉默无语,皱着眉头站在河边,令摆渡的船夫多次感到惆怅。望着燕子归来、帆船远去,江水浩渺无际。
去完善
释义
1. 红蓼: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花红色,可供观赏或药用。 2. 渡头:渡口,河岸。 3. 印沙鸥迹:在沙滩上留下的鸥鸟足迹。 4. 整鬟:整理发髻,这里形容女子的举止端庄。 5. 飘袖:随风飘动的衣袖。 6. 不语含颦:沉默不语,眉头紧锁。 7. 深浦:深水港口。 8. 愁煞:使……十分忧愁。 9. 棹船郎:划船的男子。 10. 燕归:燕子归巢,寓意归家或团圆。 11. 帆尽:船只离岸远去,帆影消失。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是一首描绘秋日江边景象的词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巧妙地运用了秋天、雨水、红蓼、沙鸥、浦里、船只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边秋色图。 “红蓼渡头秋正雨”是词的开篇,通过“红蓼”和“秋雨”的描绘,奠定了全词清冷、寂寥的基调。这种情感在“印沙鸥迹自成行”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沙鸥足迹与江水相互映衬,体现了江水的寂静和沙鸥的孤单。紧接着的“整鬟飘袖野风香”则勾勒出了一个飘渺的女性形象,她整鬟飘袖,香气随风飘散,为这寂寥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气。 下阕中,诗人通过对“不语含颦深浦里”的描写,展现了女子深藏在心底的哀愁。她的沉默寡言和忧郁的表情,使得船夫为之动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结尾的“燕归帆尽水茫茫”则以景结情,表达出人生漂泊不定、命运多舛的主题。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