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斋太常寺以杖画地成二首 其一
少有闲人访寂寥,薄云淡日早春朝。
庭花弄蕊萱生笋,时见东风趁柳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很少有闲暇的人来探访这寂静的地方,春天的早晨阳光微弱,云层淡薄。
庭院里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嫩绿的竹笋破土而出,不时地看到春风吹动着柳树枝条。
去完善
释义
1. 致斋:进行斋戒之意。古人在祭祀前或特别的日子要进行斋戒,清心洁身以示敬意。
2. 太常寺:古代官署名,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3. 薄云:微薄的云彩。
4. 淡日:暗淡的阳光。
5. 早春朝:指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
6. 庭花:庭院中的花朵。
7. 弄蕊:花开时的姿态。
8. 萱生笋:形容植物生长繁茂的景象。
9. 东风:春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致斋太常寺以杖画地成二首 其一》描绘了早春朝霞时分,庭院里花儿争艳、萱草新生的景象。诗人通过"薄云淡日"、"东风趁柳条"等词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用"少有人访"的孤寂衬托出诗人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全诗节奏轻盈,意境优美,是一幅充满生机和宁静的诗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致斋太常寺以杖画地成二首 其一》是北宋文学家刘攽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1127年间的宋初,当时刘攽正担任太常寺的官职。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重而繁荣,文人墨客们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虽然表面繁荣,但由于社会阶层、权力分配等问题,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这种时代背景为刘攽的诗注入了深刻的思考和个人独特的视角。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