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口阻风

标题包含
山口阻风
舟行常有性命忧,江风一动令人愁。 盘涡倒帆日方午,又作贾胡终日留。 淮山隔江看细小,淡扫修眉晚尤好。 岷峩行尽此江来,可是爱山心未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流谦(1072年-1128年),字无变,号澹轩居士,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他出生于四川眉州(今四川眉山市),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同乡。 李流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人墨客交往甚密。后来,他在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船上行走时,生命时常受到威胁,风吹过来让人感到忧愁。船只在河中疾行,时而转向,时间已是正午,却不得不整天与商人们滞留在一起。远处的淮山看起来细小,傍晚时分,淡扫而过的轻描勾勒出它优美的轮廓。岷峨山是我行程的终点,然而我对山的热爱却没有结束。
去完善
释义
1. 舟行:指乘船航行;这里“舟”指的是船,“行”是指行动,即坐船前进的意思。 2. 性命忧:担忧生命安全;这里“性命”是生命的意思,“忧”就是担心、忧虑。 3. 江风:江面上的风;这里的“江”指的是江河,“风”就是指的风。 4. 盘涡:旋转的水涡,这里形容船只航行的水域水流情况复杂。 5. 倒帆:调转船帆方向;这里“帆”指的是船帆,“倒”指的翻转。 6. 方午:正午,中午时分。 7. 贾胡:商贾,从事商贸活动的人。 8. 淮山:位于今中国江苏省、安徽省北部一带的山脉。 9. 修眉:比喻远山或描绘远山的线条。 10. 岷峨:岷山和峨眉山,位于今中国四川省。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山口阻风》是南宋诗人李流谦所写的一首描绘风景抒怀的诗。首联“舟行常有性命忧,江风一动令人愁”,以精炼的语言表现出在江河上航行的险恶环境,常常让人担忧生命的安全,而江风吹拂的动态景象也引发了诗人的忧愁思绪。颔联“盘涡倒帆日方午,又作贾胡终日留”,通过描述盘涡、倒帆的细节展示出航行的艰辛,同时也在表达诗人面对艰险环境的无奈与矛盾情绪,感叹自己被阻滞的时光。 颈联“淮山隔江看细小,淡扫修眉晚尤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远观淮山因为隔着江水而显得细小,但傍晚时分淡扫妆容的修眉却又显露出美好的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尾联“岷峨行尽此江来,可是爱山心未了”,诗人把视线拉回到旅途,表达了虽然跋涉千山万水来到此地,但依然无法消除对山的深深热爱之情。整首诗描绘出江河航行的艰难险阻和旅途中的风景之美,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其深厚的情感与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口阻风》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诗歌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流谦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早年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终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官员。然而,他的官运并不亨通,多次被贬谪。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使他在诗歌中表达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在李流谦生活的时代,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印刷术的发明、宋词的发展等。这些时代背景为李流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 《山口阻风》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口的险峻和风阻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精神。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以及他们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