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
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
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
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
收笔砚,藏棋局。
酒莫饮,经须读。
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
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
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八十年的人生历程,我在方岩山下找到了一片安宁之地,周围有几竿修长的竹子。在柴门之外,有一条沙地铺设而成的软路,清澈的溪水从旁边流过,像是一块流动的玉石。这里新栽种了桃树和李树,原有的松树和菊花依旧茂盛。通过一座小木桥,可以看到一座观山楼,四周是翠绿的群山。我放下了笔墨纸砚,也收起了棋盘,不再饮酒,专心读书。内心平静如水,瞬间超越了尘世的纷扰。我已经不再做梦少年的梦想,闲暇时只吟咏自己的诗句,不再欣赏他人的曲调。人生漫长,痛苦却有限,我们应该知足常乐。
去完善
释义
《满江红》:宋末元初著名词人王居安创作的一首词牌为“满江红”的豪放派宋词。满江红这个词牌常用来抒发豪放、悲壮的情感。
1. 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年过八旬的王居安回到故乡,看到家乡的山水景色,如在方岩之下,有几竿翠竹(修竹)挺立。
2. 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描述了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柴门之外,柔软的沙子铺成的道路旁,清澈的水流如碧绿的玉石般。
3. 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近年来他栽培了桃树和李树,保留了旧日的松树和菊花。
4. 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走过小桥,建了个看山楼,可以欣赏到四周翠绿的山峰美景。
5. 收笔砚,藏棋局:不再写作书法,也不下棋消遣,表示诗人决定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6. 酒莫饮,经须读:告诫自己不要过多饮酒,而要勤奋学习经典书籍。
7. 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只要能够平淡地看待一切,就可以超脱世俗的烦恼。
8. 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如今独自睡觉时已经没有年轻时的梦想,闲暇时吟咏诗歌也不再唱他人的歌曲。
9. 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思量一下人生,其实没有什么事情是痛苦的,只要满足现状就已经足够了。
去完善
赏析
词中“八十归来”的王居安看似功名淡泊,实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他以山为伴,筑屋为家,修竹、软路、清流皆为他眼中充满生机的生活写照。同时,他用心经营生活,亲力亲为地栽种桃李,照顾松菊,而他的心境也如看山楼一般,淡定超脱。他强调自己平实度日,涉猎经史,自制规则。他也关注人生百味,深知世事如梦,但依旧心满意足。这首词通过描绘恬淡的田园生活,展现了作者向往恬静的心境和享受平凡的智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南宋著名诗人王居安的一首描绘江河壮美景色的词。此词创作于宋光宗绍熙年间(约公元1190年)。
当时,南宋与金国的关系时战时和,百姓生活在战乱的阴影下。然而,作为文人墨客的王居安,却善于在恶劣环境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他一生奔波,曾在中央和地方任职,见识广博,词作主要表现他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抱负。
这一时期的南宋朝廷正处在新旧党争的纷争之中。光宗在位期间,朝廷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以赵汝愚、朱熹为代表的新派士大夫试图改革政治,提倡儒家道德伦理,而以韩侂胄为首的老派官僚则坚守传统观念,抵制变革。这种激烈的政坛斗争使得当时的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居安抒发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他在《满江红》一词中以豪迈的词风,展现了江河的壮丽景观,寄托了忧国忧民的感慨,体现出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