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委羽山
几日山不到,到山心自清。
棱棱有方石,拾得通仙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数天未登山,心境自然清净。
岩石堆砌而成,却仿佛有神仙灵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游委羽山:本诗题目,委羽山位于中国浙江省临海市境内,为道教胜地之一。
2. 王居安:南宋诗人,字安中,号委羽山人。
3. 几日山不到,到山心自清:几天没有去山上了,到了山上心情自然变得清新舒畅。
4. 棱棱:指物体的形状棱角分明,这里形容方石的形态。
5. 拾得:捡起或得到。
6. 通仙灵:与神仙沟通或感知的神秘力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居安的一首描绘山景的抒情诗。全诗以山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在游览山水时的愉悦心情和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首句“几日山不到”,诗人用到了“几日”这个时间段,表示他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去爬山了,这里的“山”应该是指他喜欢的山。而“不到”则表明这段时间内他没有爬过这座山。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渴望亲近自然的心理。
次句“到山心自清”,“到山”即指爬山,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来到了委羽山。“心自清”则说明了诗人心中自然产生了清静明洁的感觉,这与前几日的烦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敬。
第三句“棱棱有方石”,描述的是山间的石头。“棱棱”在这里用来形容石头的棱角分明,形象生动。“有方石”则意味着这些石头是经过人工雕刻而成的,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这些石头的欣赏和尊重。
尾句“拾得通仙灵”,这是整首诗的高潮部分。“拾得”指的是捡起,这里的意思是诗人捡起了这些具有艺术价值的石头。“通仙灵”则是说这些石头已经与神仙相通,具有一定的灵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石头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仙境的美好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委羽山》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王居安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北方的辽金政权对南宋构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宋文人雅士们却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化艺术成就。他们努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的美好,因此文学、绘画、书法等各种艺术形式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王居安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才得到了当时文坛的高度赞誉。然而,他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宦海浮沉、家庭变故等诸多磨难。这些人生的曲折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也为他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游委羽山》这首诗中,王居安描绘了自己游览委羽山的所见所感。他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既有自然景色的优美描绘,又有人文精神的深刻体现,从而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