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白云长老

标题包含
寄白云长老
八纮云静明寥泬,夜永松堂对寒月。 凋残片叶坠虚庭,泠寂何人立深雪。 因忆钱唐郜禅者,十载岩栖曾未下。 分飞谁谓绝相同,远念冥冥欲奚写。 忽闻赴请之仙都,声光蔼蔼登清途。 孰云天骥骤方外,自笑大鹏离海隅。 乾坤窄,乾坤窄,湛卢潜射斗牛白。 茫茫无限未归人,到必为时除点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重显,字明密,号石雨,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师。他出生于浙江余杭,少年时出家为僧,后来成为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传人。 释重显在年轻时曾跟随当时的名僧学习佛法,后来游历四方,参访各地的高僧大德,...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八方天空静谧明亮,夜晚时分松树与凉亭相对映着寒冷月光。 凋零的落叶落在空旷庭院中,寒冷的雪地里有谁在静静站立。 回想起了在钱塘修行的道士朋友,他在山中已住了十年没有离开。 人们分离并不代表彼此疏远,我在远方默默地思念他,想找个方式表达这份感情。 突然听说他去仙境了,声名显赫地走上了光明之路。 谁说千里马驰骋在尘世之外,自我感觉像大鹏从海边离去。 天地之间的隔阂消失了,消失在幽深的夜色之中,宝剑掩藏在星空之下,闪烁着白色光芒。 苍茫宇宙中有无数未归之人,他们定会出现在适当的时候,消除人们的烦恼。
去完善
释义
1. 八纮:泛指天下之地。 2. 寥泬:空阔而寂静的天地。 3. 松堂:寺庙或道观中的房屋。 4. 虚庭:空旷的庭院。 5. 泠寂:冷清寂静。 6. 钱唐:即钱塘江,流经浙江省杭州市入海。 7. 郜禅者:即郜琏,唐代名僧,居钱塘山。 8. 岩栖:在山岩间结庐而居。 9. 十载:十年。 10. 分飞:分散离开。 11. 相同:相似。 12. 冥冥:心神恍惚。 13. 奚写:倾诉,抒发。 14. 仙都:指美好的境地。 15. 声光:声誉与光芒。 16. 蔼蔼:盛大的样子。 17. 清途:指政治、学术等高尚领域。 18. 孰云:谁能说。 19. 天骥:骏马,比喻杰出的人物。 20. 骤:快速行进。 21. 方外:世俗之外。 22. 大鹏:传说中的大鸟,喻高远之志。 23. 海隅:海角。 24. 乾坤窄:指世路艰难。 25. 湛卢:古宝剑名,此处借指剑光。 26. 斗牛白:形容剑光如银河般闪耀。 27. 未归人:未能回归本心的修行者。 28. 除点额:消除人们的疑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和怀念禅宗师傅的作品,诗人在开篇描绘了寒冷夜晚中静谧而明亮的景象,以表达他内心的平静与宁静。然后,他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禅师朋友,并表达了对他修行精神的敬仰。接下来的几联,诗人描绘了这位禅师受到邀请,进入繁华世界,表现出其品德的高尚与才华横溢。诗人用“天骥骤方外”来形容他的到来,犹如天上的骏马突然出现在遥远的天空之外。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位禅师的钦佩之情,并期望有一天能与他相见。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充满了对禅宗文化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寄白云长老》是南宋时期的诗僧释重显所作。释重显,字隐之,号五峰真人,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禅宗大师,曾任天童寺住持,以诗文名世。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禅理和哲理见长,表现出浓厚的禅宗色彩。 创作这首诗时,释重显正处在一个复杂的历史时期。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而佛教在社会上仍有一定的影响力,许多文人士大夫在精神上寻求慰藉,禅宗思想在当时尤其受到欢迎。释重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他的云游生涯,遍访名山古刹,结交高僧名士,共同探讨禅宗奥义。 《寄白云长老》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通过描述自己与白云长老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