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晓出双池小雪作
匆匆蓐食过重丘,炬影通林见远流。
云物澜翻烟羃历,细风吹霰上征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迅速吃完简单的早餐,再次穿过山丘,看到火炬的光芒透过树林映射到远方的小溪。环顾四周,白云翻滚,烟雾弥漫,微风带着细小的雪珠飘落到身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双池:当指古时的两个水池,具体位置无法确定。
2. 蓐食:本指早起觅食,这里表示赶快吃早饭。
3. 重丘:重叠的山丘。
4. 炬影:火把的光芒。
5. 通林:穿过树林。
6. 远流:远处的河流。
7. 云物:云彩、景物。
8. 澜翻:形容云彩翻滚的情景。
9. 烟羃历:烟雾弥漫的样子。
10. 细风:微风。
11. 霰:雪花的一种,米粒状的小雪粒。
12. 征裘:旅行者穿的外套。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匆匆蓐食过重丘”起笔,描绘了清晨匆匆忙忙吃过早饭,穿越重重山丘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急切和追求光明的态度。次句“炬影通林见远流”中,炬影意味着早晨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到地面的景象,而通林则暗示了诗人穿行的山林环境。“见远流”表现了诗人眼中远方流水的景象,既是实写河流的流动,也象征诗人内心追求的目标和理想。
接下来的两句“云物澜翻烟羃历,细风吹霰上征裘。”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进一步描述。云物澜翻意指天空中的云朵变化多端,时卷时舒;而烟羃历则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晨雾弥漫的景象。细风吹霰上征裘则是描写细微的风吹过雪粒落在诗人外衣上的情景。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通过“澜翻”、“细风”等词汇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未晓出双池小雪作》是北宋诗人李廌在公元1080年左右所作。李廌,字方叔,号德隅斋,华州人,以文学闻名于世。他的诗词歌赋造诣深厚,尤其是其豪放悲壮、才情横溢的诗歌,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个时期,北宋正处于新旧党争激烈的时期,李廌属于保守派的一员,主张改革政治,实行新政。然而,由于他在政治上的失意,导致了他人生的巨大波折。他的一生都在科举的道路上努力,却屡试不第,这也成为了他创作的一大动力。
在他所处的时代,北宋文坛正是“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盛行的时期,他们的诗歌成就显著,影响着当时的诗坛。作为与他们同时代的李廌,尽管身处困境,但他的诗歌创作依然保持着高水准,展现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