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安国舍人
若有人兮下天陬,乘云戏作人间游。
飘飘逸气横九州,明光射策动冕旒。
一挥坐遣千人休,老生瑟缩徒包羞。
余子走僵汗且流,自顾跛鼈惊骅骝。
大儿文举小儿修,眼高四海非吾俦。
堂堂人物倾曹刘,冰壶玉尺悬清秋。
胸次二十八宿周,笔力乃与造化侔。
挥毫落纸蟠龙虬,残篇醉墨人争收。
蚤年嬉笑登瀛洲,螭坳凤阁增皇猷。
出典方面分顾忧,昔襦今袴欢成讴。
六州父老思故侯,往往在处甘棠留。
祠庭均逸心夷犹,祇恐富贵来相求。
公今起自曲江头,蒲帆十幅风飕飗。
微官拘缚如楚囚,虽欲从公嗟无由。
君王仄席勤咨诹,姓字当已覆金瓯。
入登廊庙参筹谋,勋庸并使书银钩。
他时东阁罗枚邹,贱子还许登门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有个卓越的人物降临尘世,乘着云朵游戏人间。
飘逸的气质横贯全国,如阳光闪耀在选拔人才的考试中。
一场面试就能让人赞叹不已,老一辈的学者羞愧难当。
其他人更是汗流浃背,惊慌失措,像跛脚的鳖看到了千里马。
大儿子文举,小儿子修,他们目光高远,胸怀四海,不是我所能比得上的。
他们如同冰壶、玉尺一般清雅,对事物的判断清晰准确。
他们的文采横溢,能力堪比大自然。
挥洒笔墨便如飞龙起舞,人们纷纷争抢他们的文章。
早年他们嬉戏玩笑,登上了文学的高峰,为国家的发展献策献力。
他们不仅关注自身,也忧虑国家的现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日益改善。
各地的人们都思念着他们,留下了美好的传说和事迹。
他们在祠庙里平静地思考,担忧着功名利禄的到来。
如今他们从曲江头崛起,扬帆起航,风驰电掣。
可惜我被世俗所困,无法跟随他们的脚步。
君王正在勤奋地请教他们,他们的名字已经响彻四方。
希望他们能在国家大事上有所贡献,把功勋写在历史的长卷上。
以后在东阁相聚,不知我是否有幸上门拜访。
去完善
释义
1. 天陬:天地的尽头,指偏远的地方。
2. 明光:汉代宫殿名,这里代指朝廷。
3. 射策:汉代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这里借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4. 冕旒:古代皇帝的冠冕,这里代指皇帝。
5. 耄:年老之人,这里用来形容老儒生。
6. 走僵:走路艰难的样子。
7. 骅骝:骏马,这里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8. 文举、小儿修:分别指孔融和颜回,这里是泛指有才学的人。
9. 曹刘:曹操和刘备,这里是泛指当时的英雄豪杰。
10. 冰壶玉尺:形容人的品质高尚。
11. 二十八宿: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概念,指天空中各个方向的恒星群。
12. 造化:自然界。
13. 蟠龙虬:形容书法作品的气势磅礴。
14. 残篇醉墨:指张安国的文章。
15. 瀛洲: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是比喻朝廷。
16. 螭坳凤阁:指皇宫中的建筑。
17. 皇猷:帝王的宏图大业。
18. 昔襦今袴:形容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19. 六州父老:指地方百姓。
20. 故侯:指离职的官员。
21. 甘棠:一种树,古人常用来纪念有功德的人。
22. 祇:只愿。
23. 富贵:高官厚禄。
24. 曲江头:指长安城东南的曲江池。
25. 蒲帆十幅:指扬帆起航。
26. 楚囚:被囚禁的楚国俘虏,这里指受到官职限制的自己。
27. 金瓯:比喻国家的疆土。
28. 廊庙:朝廷。
29. 勋庸:功勋。
30. 东阁:古代招待宾客的地方。
31. 枚邹:战国时期的文人,这里是泛指文人。
去完善
赏析
《送张安国舍人》是南宋诗人蔡戡送别友人张安国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张安国的才学、人品以及志向等方面,表达了对其深厚的友谊和极高的赞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的期望与向往。
首联“若有人兮下天陬,乘云戏作人间游”,以神仙下凡的比喻赞美了张安国的超凡脱俗之才。颔联“飘飘逸气横九州,明光射策动冕旒”,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才华横溢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颈联“一挥坐遣千人休,老生瑟缩徒包羞”,则是对其才干出众的形象刻画,使其在众多平庸者中脱颖而出。
接下来的几联,通过对比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以及描述张安国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仰。其中“大儿文举小儿修,眼高四海非吾俦”,以文举、修等人为例,强调了张安国在才学和人品方面的卓越之处。尾联“公今起自曲江头,蒲帆十幅风飕飗。微官拘缚如楚囚,虽欲从公嗟无由”,则是对其即将离开的惋惜和不舍之情。
全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作者与张安国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国家社稷的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张安国舍人》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08年,即南宋嘉定元年。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领土沦陷。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蔡戡正任浙东提举,他与张安国交情甚深。张安国在此时即将出任御史台属官舍人,故蔡戡在送别之际,以诗寄予勉励之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朝廷内外交困,面临着来自北方金国的军事压力和政治压迫。而南宋内部也矛盾重重,士大夫阶层对时政多有不满,但往往又无力回天。在这样的环境下,文人墨客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成为他们度过困境的精神支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