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香种梅已开而出乡未归再次伯晖韵
忆醉江南枝上雪,爱词人把罗巾裂。
篇成皓齿发琼姿,酒尽貂裘堪当折。
如今消得督邮前,期会纷来閙似烟。
故人一枝久寂寞,新愁万斛谁洗溅。
仇香有意移芳洁,索笑不来空哽咽。
幸自花开君不归,一夜孤根冷如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怀念醉卧江南枝头飘雪的日子,热爱词章的人会把丝巾撕破抒情。佳篇写成,秀丽的容貌宛如璀璨星辰,美酒饮罢,华贵皮衣堪以攀折。现在在官衙应酬频繁,期待已久的聚会纷至沓来,仿佛烟雾般笼罩四周。故友梅花独自开放已久,冷清寂寥,新的忧愁万斛如同污渍无法洗净。梅花报春,花期虽短却开得热烈灿烂,而你不归,让我倍感孤独,犹如独树寒冬,寒冷无比。
去完善
释义
1. 江南: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这里借指诗人所在的南方地区。
2. 篇成:诗篇写成。
3. 皓齿:形容美女牙齿洁白整齐,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花蕊。
4. 琼姿:形容梅花的美丽姿态。
5. 貂裘:貂皮制成的衣服,用以御寒。
6. 当折:意思是愿意折损自己的衣物以换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7. 督邮:古代官职名,负责巡视州县政令的官员。这里用作动词,表示等待客人来临。
8. 期会:约定的时间。
9. 纷来:纷纷到来。
10. 闹似烟:形容热闹的场景如同烟雾般弥漫。
11. 一枝:此处指梅花。
12. 新愁万斛:新产生的忧愁如同千钧重担。
13. 洗溅:清洗。
14. 索笑:寻找欢乐。
15. 哽咽:喉咙堵塞,声音艰难。
16. 幸自:幸好。
17. 孤根:孤独的根部,即独枝。
去完善
赏析
《仇香种梅已开而出乡未归再次伯晖韵》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意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渴望相聚的心情。诗中以江南雪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等待友人归来的过程中,心中的孤独与忧虑。
首联“忆醉江南枝上雪”,描述了江南美丽的雪景,仿佛让人陶醉其中。接下来的“爱词人把罗巾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词人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期待与友人相聚的迫切心情。
颔联“篇成皓齿发琼姿,酒尽貂裘堪当折”,描述了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时光。诗人用“篇成”、“酒尽”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展示了他们饮酒赋诗、欢聚一堂的场景。而“皓齿发琼姿”和“貂裘堪当折”则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
颈联“如今消得督邮前,期会纷来閙似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以“消得督邮前”来形容自己目前的处境,表达了对友人不归的失望之情。同时,“期会纷来閙似烟”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团聚的心情。
尾联“故人一枝久寂寞,新愁万斛谁洗溅”,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故人一枝久寂寞”来形容自己对友人的牵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归的无奈和担忧。而“新愁万斛谁洗溅”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哀愁。
最后,“仇香有意移芳洁,索笑不来空哽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感受到他情感的期望。诗人以“仇香”为喻,表示自己和友人的友情如同仇香一样纯洁无暇。然而,尽管诗人有千言万语想要与友人倾诉,但友人的迟迟不归却让诗人感到空虚和失落。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江南雪景的回忆、对友人欢宴的描绘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等,表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相聚的心情。全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仇香种梅已开而出乡未归再次伯晖韵》是南宋诗人许及之在1190年左右创作的。许及之(1150年-1200年)字深甫,温州永嘉人。许及之作为南宋的文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动荡。他在政治上并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直至晚年才高中进士。他的诗才横溢,但始终未能得到当权者的赏识。这首诗反映了他在人生旅途中的迷茫和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当时正值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时代。由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政权更迭频繁,民生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及之的作品往往透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此外,这个时期的文化氛围也非常浓厚,文人墨客们以诗文为武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民众生活的关注。这种氛围也深深地影响了许及之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