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中书事

标题包含
雨中书事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 山晦峰峦隠,烟凝岛屿幽。 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1. 早年经历:寇准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寇湘曾担任国子监教授。寇准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在少...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场秋雨在前方兴起,洒向晚秋的景象。 谁在沉睡中驾驭着小船钓鱼,而我独自站立在江边的楼宇上。 山脉被雾气遮掩显得昏暗,岛屿在烟雾凝结中显得幽静。 何时才能见到晴天丽日,再次乘舟游荡在这波光粼粼的水面上。
去完善
释义
1. 起:开始;出发。 2. 前浦:水边;岸边。 3. 霏微:指细雨连绵的样子。 4. 暮秋:晚秋;秋季的末尾阶段。 5. 眠钓艇:停泊钓鱼船。 6. 江楼:楼阁式建筑在水边的房子。 7. 山晦:山林昏暗不明亮。 8. 峰峦:山峰与山峦。 9. 烟凝:烟雾凝结在一起。 10. 岛屿:海中或河中的陆地。 11. 晴旭:晴朗的阳光。 12. 一得:稍微得到一点儿。 13. 泛回舟:乘船归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寇准在一个秋雨中的所见所感。首联以“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开篇,描绘出秋雨萧瑟的景象。紧接着,诗人用“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展示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独自登临江楼的情景。颔联“山晦峰峦隠,烟凝岛屿幽”则以朦胧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山水的美丽画卷。最后,诗人通过“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表达了对晴天阳光的期待和希望能在未来再度泛舟湖上的美好愿景。整首诗在诗人的笔触下,显得静谧而深邃,带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美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中书事》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的作品,创作于公元980年左右。此时正值北宋初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段时间里,寇准的政治生涯颇为波折。他曾在太宗时期担任参知政事,但因为直言不讳、秉公执法,多次遭到贬谪。然而,他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在真宗即位后,寇准被任命为宰相,对国家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文人墨客注重气节和道德修养。寇准的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中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在宦海浮沉中,依然保持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