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午日寓圆果院苦河鱼以诗纪节

标题包含
午日寓圆果院苦河鱼以诗纪节
老来百事与心违,节物殊非少壮时。 细葛宫中曾被赐,杨梅粽里未容窥。 浪求医国三年艾,空吊沉湘五色丝。 萧寺更同摩诘病,玉堂帖子要新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洪(1920年-2007年),原名李洪烈,字子云,号青莲居士,四川乐山人。他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学者,被誉为“当代草圣”。 李洪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李熙垣是清朝举...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年岁渐长诸事皆不顺心意,此时与少年时已然大不相同。 曾经在深宫里受赐过轻盈的细葛衣,但未曾品尝过美味的杨梅粽子。 白费力气去追寻三年的良药,到头来不过是空吊起纪念沉湘的五色丝。 在破败的寺庙中与摩诘一同生病,而朝廷要求我们献上最新的诗歌。
去完善
释义
1. 午日:端午节。 2. 寓圆果院:指诗人居住在圆果院的地方。圆果院,寺院名。 3. 河鱼:指河中游鱼,这里代指粽子。 4. 节物:节日时的景物或习俗。 5. 殊非:很不是,完全不符合。 6. 细葛宫中曾被赐:指在皇宫中被赐予过细葛衣。 7. 杨梅粽里未容窥:形容杨梅粽的美味难以言喻。 8. 浪求医国三年艾:形容虽然努力了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9. 空吊沉湘五色丝:形容端午节的吊湘习俗,用五色丝线系上悬挂。 10. 萧寺:这里指诗人所在的圆果院。 11. 摩诘病:指疾病困扰。 12. 玉堂帖子要新诗:请求新诗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洪在端午节时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首联以“老来百事与心违”开篇,表现了诗人年迈之时诸事不顺的无奈;颔联则通过描绘自己曾经享受过的宫廷生活,表达了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颈联以“浪求医国三年艾”和“空吊沉湘五色丝”来表达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尾联则以“萧寺更同摩诘病”和“玉堂帖子要新诗”收尾,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保持着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坚韧的人生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午日寓圆果院苦河鱼以诗纪节》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洪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公元1190年至1279年)。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治腐败、战乱频繁,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社会动荡不安。 李洪生逢乱世,但他始终保持坚定的爱国情操和对百姓的同情之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河鱼的描绘,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朝廷的不满。他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河中鱼儿饱受苦难的景象,以此隐喻当时民众生活的困苦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洪正身处圆果院,这是一个佛门寺院,也是他的避难所。在这里,他可以暂时避开战乱和政治纷争,专注于文学创作。然而,他无法忘却国家的危机和民众的苦难,因此在这首诗中,他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于对河鱼的描绘之中,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朝廷的不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