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南山下行

标题包含
南山下行
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闻叫号。 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横林皋。 鸟喧犬噪沙草白,酸风十里吹腥臊。 中有一人称甲族,蔽膝尚著长孺袍。 不知婴触为何罪,但惜贵贱同所遭。 妻求抱尸诸子哭,魂气灭没埋蓬蒿。 人言杀身由货宝,山村岂得皆权豪。 一言不酬兵在颈,性命转眼轻鸿毛。 龙争虎鬬尚未决,六合一穽何所逃。 振衣坐石望太白,寒林夜籁声溞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戴表元(1244年-1310年),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先生,奉化人。元代文学家、诗人。 戴表元出生于南宋末年,年轻时即以文才闻名乡里。他曾在临安(今杭州)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南宋灭亡后,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南山和北山的山峰高高耸立,行人在山脚下听到喊叫声。 附近的山林间,是谁家的亡者无人知晓,只有累累的白骨横卧于林间草地。 鸟儿喧闹,狗儿吠叫,白沙一片;寒风腥臊扑鼻而来,绵延十里。 其中有一位曾是贵族的人,如今只剩破烂的长袍。 不知道因何犯下大罪,只能痛惜无论贵贱都要遭受这样的灾难。 妻子抱着尸首痛哭,灵魂飘散,最终被埋在荒野之中。 人们都说是为了争夺财宝才招致杀身之祸,但在这个偏远的山村哪里来的那么多权贵呢? 一句话没说清楚就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性命瞬间变得比鸿毛还轻。 龙虎相争尚未分出胜负,关进一个陷阱里又怎能逃脱。 抖掉衣服上的泥土坐在石头上看着太白星,寒冷的树林里夜色下的声音清晰可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南山: 这里指秦岭山脉的一部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边。 2. 北山: 这里指太行山脉的一部分,位于山西省北部。 3. 号: 此处意指山中行人的呼叫声。 4. 旁山死者何姓氏: 这句话意思是,旁边山上的死者的姓氏是什么。 5. 累累骸骨横林皋: 这句话描述了骸骨堆积如山的现象。其中,"累累"意为层层叠叠;"骸骨"即人的尸骨;"横林皋"表示在树林和高地之间。 6. 鸟喧犬噪沙草白: 这句话形容环境嘈杂,鸟儿和狗叫声此起彼伏,草地因风吹日晒而变得泛白。 7. 酸风: 此处借指冷风,也可理解为闻到了腥臭的气味而产生的不适感。 8. 中有一人称甲族: "甲族"在此处指家族地位较高的人。 9. 蔽膝: 古代的一种下裳,用来遮蔽膝盖部分。 10. 尚著长孺袍: "长孺袍"为儒士的服装,此句是描述贵族服饰的穿着者。 11. 不知婴触为何罪: 婴儿(或其他生物)触及的后果是什么罪名? 12. 但惜贵贱同所遭: 仅仅惋惜无论身份高低都面临相同的遭遇。 13. 抱尸诸子哭: 抱着尸体痛哭的孩子们。 14. 魂气灭没埋蓬蒿: 魂魄消亡被埋在杂草丛中。 15. 人言杀身由货宝: 人们普遍认为因为追求财富而导致丧命。 16. 权豪: 指有权有势的人物。 17. 一言不酬兵在颈: 即"一言不合,兵刃相向",意指争论一句话不对就开始动手。 18. 龙争虎斗: 比喻群雄逐鹿,势力争夺。 19. 六合一阱何所逃: 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间,意指天下大乱时哪里还能逃避。 20. 振衣坐石望太白: 抖掉衣服上的灰尘坐在石头上望向太白山。 21. 寒林夜籁声溞溞: "寒林"是秋冬时的树林,"夜籁"是指夜晚的声音,"溞溞"表示声音喧闹。
去完善
赏析
《南山下行》是南宋诗人戴表元所作的一首描绘战乱惨状、表现民生疾苦的七言诗。诗人以南山北山的险峻地势开篇,引出山下的哀鸿遍野和累累骸骨,凸显了战争之残酷无情。而“鸟喧犬噪沙草白,酸风十里吹腥臊”的描绘,则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惨烈氛围。 “中有一人称甲族,蔽膝尚著长孺袍。”这位甲族身份的人物或许是个官员,然而也无法逃脱战争的厄运,他的形象与周围的凄惨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出生命的无常和无奈。诗人对于这样无妄之灾的同情表现在“不知婴触为何罪,但惜贵贱同所遭。”一句,他不仅质问战争的原因,也为那些无辜丧命的人痛惜不已。 接下来的诗句继续深入描述战乱的悲惨场景:“妻求抱尸诸子哭,魂气灭没埋蓬蒿。”对于普通人来说,灾难降临之时,只能听天由命,无处可逃。“人言杀身由货宝,山村岂得皆权豪。”诗人批判了把战争归咎于财富和权力之争的观点,强调了战争的破坏力和其不可预测性。 最后诗人以“振衣坐石望太白,寒林夜籁声溞溞。”作结,表达了诗人面对战争的无常和人民的痛苦时,内心的无奈和深深的忧虑。全诗读来,气氛沉重,主题鲜明,充分展示了戴表元作为一名优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悲悯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山下行》是元朝诗人戴表元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元朝初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山下漫步时所见的美景和所引发的感慨。 在元朝初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戴表元作为一名文人,深感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寄情山水,抒发心中的忧虑。他的一生坎坷,曾在南宋朝廷任职,后来南宋灭亡,他投身元朝,但并未受到重用,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蒙古帝国的统治之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蒙古族的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了一种既利用又打压的政策,使得许多文人心怀忧愤,但又无法找到出路。在这种背景下,戴表元写下了这首《南山下行》,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悲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