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十七首 其十八

标题包含
颂古十七首 其十八
𪂶𪂶鸟,守空池。鱼从脚底过,𪂶𪂶总不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鸟儿飞翔在天空,守护着空空如也的池塘。鱼儿在它的脚下穿梭游动,然而它却浑然不觉。
去完善
释义
"𪂶𪂶鸟,守空池": "𪂶𪂶鸟"指的是鸳鸯这种水鸟。这句诗的意思是鸳鸯在空荡的池塘边停留,守护着这个空旷的地方。 "鱼从脚底过,𪂶𪂶总不知": "鱼从脚底过"是指鱼儿在水中游动,由于鸳鸯在水面,因此鱼儿看起来就像从它的脚下穿过。而"𪂶𪂶总不知"则描述了鸳鸯并未察觉到鱼儿的经过,表现出了它专注守护空池的神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蛤蟆在空池边守着,鱼儿从它的脚下游过,但它却浑然不觉。诗人用蛤蟆这一形象表达了禅宗的哲理:追求解脱的智慧(即“知”)并非易事,因为人们常常被生活中的琐事困扰,无法洞察真相。就像诗中的蛤蟆,明明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它却浑然不知。这种表达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富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十七首 其十八》是宋代诗人释鼎需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为公元960-1279年,即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6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释鼎需年岁已高,他已经历了人生的许多起起伏伏。他年轻时曾参访名山古刹,寻求佛理真谛,并在禅宗寺庙度过了一生的大部分时光。虽然生活简朴,但他坚信自己找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 创作《颂古十七首 其十八》时,北宋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禅宗佛教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释鼎需通过他的诗篇表达了对于生命、世界和禅宗教义的深刻领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