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标题包含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MUXI__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家乡中的园林亭阁,我都曾为之赋诗作词。有一天,独自坐在亭子里,周围的水声和山色似乎都在争着取悦我。我觉得这山山水水也想让我赋诗一首,于是我便写了这几句,大概能够表达出陶渊明的思念亲友之情吧。 我已经很老了。唉,一生的朋友都已经离我而去,现在我还能有几个朋友呢!尽管头发已经白如三千丈的瀑布,但我仍然一笑置之,对人间的万事都不再关心。究竟有什么事物能让您高兴呢?我看那青山十分美丽迷人,相信青山看着我也会是同样的感受。我和青山的情感和面貌都大致相同。 我在东窗旁喝酒弹琴。想象陶渊明在创作《停云》的时候,应该也是这样的感觉。那些沉溺于追求名声的人,哪里懂得酒的真谛。当他们回头望去,一切都已消逝。我不遗憾自己没有见过古人,遗憾的是古人不能见到我的狂放不羁。了解我的人,只有那三两个知己。
MUXI__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邑中园亭:指作者家乡的山与水。 2. 停云:陶渊明的《停云》诗篇。 3. 白发空垂三千丈:化用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 一笑人间万事:表达对生活琐事的不屑。 5. 能令公喜:能让您高兴的事物。 6.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作者认为自己和青山有着相似的性情与外貌。 7. 搔首东窗:想象陶渊明在创作《停云》时的情景。 8. 江左沉酣求名者:那些沉醉功名的人。 9. 浊醪妙理:借指饮酒的乐趣。 10. 云飞风起:形容灵感涌现的情景。 11.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表达对古人的遗憾之情。 12. 知我者,二三子:表示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并不多。
MUXI__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表达了辛弃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起伏的达观态度。在词中,作者以白发空垂为喻,感叹昔日之交零落,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与青山互相欣赏,展现出作者豁达开朗的心境。此外,通过对陶渊明《停云》诗意的呼唤,辛弃疾暗示了自己向往田园生活的渴望。最后,他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传达出自己孤高狂放的一面。总的来说,这首词展现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既有对人生的深深感慨,也有对自我坚守的执着。
MUXI__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经典之作。此词作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左右,正值辛弃疾被弹劾落职,闲居铅山期间。辛弃疾的仕宦生涯历经波折,曾多次遭受排挤和贬谪,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以自嘲的形式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他还提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如“圣朝无阙事,楚国遗风在”等句,暗示了当时南宋朝廷的腐朽无能以及百姓对恢复中原失地的渴望。
MUXI__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