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范南伯祝寿。当时南伯被张南轩任命为泸溪县的县令,但他一直拖拖拉拉不愿上任。因此,我写下这首词来勉励他。
刘郎当年挥金如土,如今西子要扬帆远行。千年的风流人物今天都在眼前,万里的功名不要轻言放弃。君王拥有三百个州郡。
燕雀怎么会了解鸿鹄之志,武将出身的貂蝉本来就应该壮志凌云。可笑的是泸溪县如此狭小,怎能不肯尝试发挥自己的能力呢?祝愿您健康长寿。

去完善
释义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注释:
1. 掷地刘郎玉斗:形容范南伯具有豪爽气质。“掷地刘郎”指的是刘彻与杨雄两位名士,此处代指范南伯。“玉斗”代表财富和地位。
2. 挂帆西子扁舟:比喻范南伯即将赴任的地方——泸溪。“挂帆”表示启程,“西子”指的是美女西施,“扁舟”指小船,此处用以描绘泸溪之美。
3.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劝勉范南伯珍惜建功立业的机会,施展才华,成就千秋伟业。
4.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借燕雀不知鸿鹄之志的典故,鼓励范南伯像鸿鹄一样有远大抱负,摆脱世俗成见。同时,用貂蝉本出自头巾的故事,说明杰出人物并非出身显赫,而是通过自身努力成名。
5.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借用牛刀试手的故事,提醒范南伯不要看轻泸溪这个小小的职位,要勇敢展现自己的才能。最后祝愿范南伯寿比南山,事业成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是辛弃疾为勉励友人范南伯而作。词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
上阕通过“掷地刘郎玉斗”和“挂帆西子扁舟”两个典故,分别暗示了范南伯的才智和出身。前者借用了刘邦与项羽的典故,后者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水乡风光。接下来两句“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表达了对范南伯才华和抱负的肯定,同时也鼓励他要不懈努力,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下阕则是用“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比喻范南伯的高洁品质和他身上所肩负的重任。这里引用的是《史记·陈涉世家》中的名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明了范南伯的壮志豪情和卓越才能。紧接着的两句“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则是对范南伯的调侃和劝勉。用泸溪的狭小之地来反衬他的广阔胸怀,提醒他不要轻视这个小地方,应该勇敢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争取更大的成就。最后一句“寿君双玉瓯”则是对范南伯的真诚祝福,祝愿他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取得更多的辉煌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描写豪放壮志的词。此词大约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至开禧元年(1205年)之间,辛弃疾时年六十四岁到六十六岁。此时南宋偏安江南一隅,金国逐渐衰落,但并未完全消失。北方领土仍在异族统治之下,恢复国土、雪靖康耻的责任,依然在辛弃疾的心中燃烧。
在辛弃疾这个人生阶段,他已过古稀之年,却依然未实现收复失地的抱负,其间种种矛盾、无奈和激愤便构成了本词的基调。加之当时朝政昏聩,求和派与主战派纷争不断,辛弃疾的政治地位日趋低落,报国无门却仍壮心不已,这种痛苦的心情便化作笔墨,化作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