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著厌霓裳素。
染胭脂、苎罗山下,浣沙溪渡。
谁与流霞千古酝,引得东风相误。
从臾入、吴宫深处。
鬓乱钗横浑不醒,转越江、刬地迷归路。
烟艇小,五湖去。
当时倩得春留住。
就锦屏一曲,种种断肠风度。
才是清明三月近,须要诗人妙句。
笑援笔、殷勤为赋。
十样蛮笺纹错绮,粲珠玑、渊掷惊风雨。
重唤酒,共花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厌倦了华丽的霓裳羽衣。
在苎罗山下,用染坊的胭脂染制,然后在浣沙溪边洗涤。
谁能品尝那千年的美酒,引来春风的误判。
随波逐流,进入吴宫的深处。
头发凌乱,钗子斜倚,却浑然不觉。
辗转于江上,竟然迷失了归途。
烟波渺渺,小舟驶向五湖。
那时请得春天停留。
在锦屏前弹奏一曲,种种断肠的风度。
当三月清明临近时,需要诗人的妙句来描绘。
笑着拿起笔,殷勤地为之赋诗。
十种彩色的信笺,纹理交错如绮丽的花纹。
璀璨如珍珠,犹如水流惊起风雨。
再次举杯饮酒,与花儿低语。

去完善
释义
1. 著厌霓裳素:著,穿;霓裳素,指霓裳羽衣曲,唐代乐府诗名,这里借指女子所穿的华丽衣裳。
2. 苎罗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区南面;浣沙溪渡:地名,位于苎罗山下,传说西施曾在此浣纱。
3. 流霞千古酝:流霞,即晚霞;千古酝,指千古佳话;引申为美好的传说。
4. 从臾入、吴宫深处:从臾,指跟随;吴宫,指吴王宫;此处形容词人跟随西施进入吴王宫中。
5. 鬓乱钗横浑不醒:鬓,头发;钗横,指钗横在头上;浑不醒,形容醉态;这里形容词人醉眼朦胧的样子。
6. 越江、刬地迷归路:越江,指越江桥;刬地,指平地;归路,指回家的路;这里形容词人在醉意中迷失了回家的路。
7. 烟艇小,五湖去:烟艇,指烟波浩渺的小船;五湖,指太湖的五湖;这里形容词人的小船在五湖之间穿梭。
8. 当时倩得春留住:倩,请;春,春天;这里形容词人请春天留住,意指留恋春天的美好时光。
9. 锦屏一曲,种种断肠风度:锦屏,指锦屏山;一曲,指一曲歌;断肠风度,指令人伤心的歌声;这里形容词人在锦屏山下唱出令人伤心的歌曲。
10. 清明三月近,须要诗人妙句:清明,指清明节;三月,指三月份;须要诗人妙句,意指在三月份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需要诗人写出优美的诗句。
11. 援笔、殷勤为赋:援笔,拿起笔;殷勤,用心;为赋,为写诗;这里形容词人用心地写诗。
12. 十样蛮笺纹错绮:蛮笺,指江南特产的纸张;纹错绮,指纸张上的花纹图案美丽如丝织品;这里形容纸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贺新郎》是辛弃疾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词中以吴宫佳人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词人通过对吴宫佳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著厌霓裳素”,以霓裳素衣的形象,展现了吴宫佳人的美丽。接下来“染胭脂、苎罗山下,浣沙溪渡”,描绘了佳人所在的山水景色,以及她沐浴溪边的场景。这里的“胭脂”和“苎罗山”、“浣沙溪渡”都寓意着美好时光,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怀念。
“谁与流霞千古酝,引得东风相误”,以流霞和东风的意象,暗示了佳人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表达了时光的无情流逝。接下来的“从臾入、吴宫深处”,则以吴宫为背景,描绘了佳人进入深宫的情景,暗示了她的命运多舛。
“鬓乱钗横浑不醒,转越江、刬地迷归路”,通过描绘佳人昏睡不醒的场景,表达了她的无奈和悲哀。这里的“鬓乱钗横”和“转越江、刬地迷归路”,都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使得佳人的美好时光逐渐消失。
“烟艇小,五湖去”,以烟艇和五湖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怀念。这里的“五湖”象征着遥远的过去,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无尽思念。
“当时倩得春留住”,以春天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接下来的“就锦屏一曲,种种断肠风度”,则以锦屏和曲调的形象,表达了佳人的哀伤和无奈。
“才是清明三月近,须要诗人妙句”,以清明三月的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这里的“清明三月”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笑援笔、殷勤为赋”,以援笔的形象,表达了词人用文字描绘佳人的努力。最后的“十样蛮笺纹错绮,粲珠玑、渊掷惊风雨”,则以蛮笺和珠玑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贺新郎》以吴宫佳人为线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词人通过对佳人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正值辛弃疾被贬谪到江西铅山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辛弃疾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因主张抗金而被排挤,最后被贬为闲职。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的斗争激烈。辛弃疾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理想是恢复中原,实现国家的统一。然而,他的理想并未得到朝廷的支持,反而受到了打压。这使得辛弃疾在政治上陷入了困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创作了这首《贺新郎》。词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朝廷的失望,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用“白发三千丈”来形容自己的愁绪,用“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