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江月

标题包含
西江月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 西真人醉忆仙家。 飞珮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 杏腮桃脸费铅华。 终惯秋蟾影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北北以北
去完善

译文
原文: 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 西真人醉忆仙家。 飞珮丹霞羽化。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 杏腮桃脸费铅华。 终惯秋蟾影下。 译文: 宫中粉黛不再涂抹额妆,浓厚的妆容可以媲美秋天的花朵。 西方的真人在回忆仙境的美酒佳肴。 身轻如燕在丹霞山自由飞行,如同仙人般脱离了尘世。 十里的花香不足以表达她的美好,亭台的风露又为她增添了几分姿色。 粉嫩的脸颊和桃花般的笑容不需要过多的脂粉装饰。 她早已习惯了月光下的独影,秋风中的寂静。
北北以北
去完善
释义
1. 西江月:词牌名,源于古乐府。 2. 宫粉:一种粉红色颜料,这里指代粉红色。 3. 娇额:美丽的额头。 4. 浓妆要压秋花:浓妆艳抹超过秋天的花朵。 5. 西真人:道家传说中的仙人。 6. 飞珮:形容舞动的玉佩。 7. 丹霞:红色的霞光,这里指道家仙境。 8. 羽化:神话中指由生到死、由人到仙的过程,这里寓意达到仙境。 9. 十里芬芳:形容花香浓郁。 10. 一亭风露:一个亭子,周围有风露。 11. 杏腮桃脸:形容女子的美丽容颜。 12. 铅华:古代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13. 终惯:最终习惯。 14. 秋蟾:秋天的月亮。
北北以北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仙人悠闲生活的词,意境优美,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一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仙人的美艳容貌,同时又透露出一种不流于世俗的洒脱气质。接下来“西真人醉忆仙家,飞珮丹霞羽化”则展现出女仙人沉醉于仙境的生活情景,飞珮丹霞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仙气飘飘的氛围。 “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两句则继续描述了仙境的美好,十里芬芳的美景都无法满足女仙人的生活需求,她享受着风露中的宁静时光。最后一句“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则是表达了女仙人即使容颜不再,也依然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整首词以婉约优美的文字展现了女仙人超脱尘世的精神风貌。
北北以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江月》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代表作品。此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的冬天,辛弃疾正任职于江西上饶。这一年对于辛弃疾来说意义非凡:他刚刚经历了一场仕途挫折,从前线退居后方,内心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无奈。 在这一时期,中原沦陷已久,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辛弃疾以文人的使命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他借用"西江月"这一词牌,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同时也借物寓意,通过描述自然的景色,表现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北北以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