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探梅

标题包含
临江仙·探梅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MILA阳
去完善

译文
年华逝去,怜惜花朵的心已经懒惰,对梅花依然如故的钟爱环绕在江边。那一枝梅花抢先开放,透露了春天来到的消息。它没有花朵的媚态,只有冰雪般的精神。就让它独自留在空山里,欣赏那秀丽的景色,为了它写下清新的诗句。竹根流水带着溪水云雾。陶醉其中全然忘记一切,归去的路途中已是月亮映照下的黄昏。
MILA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临江仙:词牌名,双调五十八字。 2. 老去:年纪大时。 3. 惜心:珍惜时光,这里指对花的爱惜之心。 4. 心已懒:情绪低落。 5. 爱梅:喜欢梅花。 6. 犹:还,仍然。 7. 绕江村:围绕江边的小村落。 8. 一枝:比喻一朵花。 9. 先破:率先开放。 10. 玉溪春:形容春天里的溪水。 11. 更无:再也没有。 12. 花态度:花的姿态。 13. 全有:完全具有。 14. 雪精神:形容梅花有着如雪般的品质和精神。 15. 剩向:只向。 16. 空山:山中空旷的地方。 17. 餐秀色:欣赏美景。 18. 为渠:为她,指梅花。 19. 著句:创作诗句。 20. 清新:清新脱俗。 21. 竹根流水:形容像竹子一样挺拔的流水。 22. 带溪云:带着溪水中的云朵。 23. 醉中:喝醉的时候。 24. 浑不记:全然忘记。 25. 归路:回家的路。 26. 月黄昏:月亮在黄昏时分。
MILA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临江仙·探梅》词人借梅花表达了他潇洒脱俗的人生观和隐逸情致。词人以老去的诗人身份,独步江边,寻找春天的气息。这里的“心已懒”并不是真的厌倦生活,而是表达对世俗纷争的厌恶与无奈。而当他看到那枝傲立的梅花时,顿时被它的美丽所吸引,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接下来的词句则赞美了梅花的品质,那特有的气质,像是披着银装的白雪,没有一丝俗世的尘埃。借助于大自然的美景,他书写了梅花的美态,更透露出词人对人生如梦的深刻领悟。 在词的最后部分,词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醉后忘归的场景。虽然身处醉酒的状态,但是他却不忘记欣赏身边的美景,并为之赞叹不已。在归途之中,他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月亮升起,洒满整个黄昏,他才意识到夜色的来临。 总的来说,此词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现出辛弃疾豪放而又深情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洒脱超脱的人生态度。
MILA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探梅》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咏梅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正值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上饶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辛弃疾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既是一位抗金名将,也是一位爱国文人。然而,他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排挤,最终被罢官回乡。 这一时期的南宋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在金人的侵略下,南宋朝廷被迫求和,而内部则矛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等人提倡抗金北伐,但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朝廷的采纳。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的品质和对国家的忠诚。
MILA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