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标题包含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张小咪1990
去完善

译文
身世浮沉如梦,万事不过虚无。自古以来也只有三五个英雄。无论曾经的汉殿秦宫,还是如今的风风雨雨,一切都难觅踪迹。 梦中的青春时光总是短暂而匆忙,转眼即逝。深夜里,寺庙里的钟声突然响起,惊醒了我。看着窗外刮起的西风,不禁感叹这一切都是人生的无常。
张小咪1990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浪淘沙:词牌名。 2. 山寺:指佛寺。 3. 夜半:半夜。 4. 闻钟:听到钟声。 5. 身世酒杯中:形容人生如梦,一切都仿佛在酒宴之中度过。 6. 三五:泛指少数人。 7. 汉殿:汉朝的宫殿,这里借指古代皇家宫殿。 8. 秦宫:秦朝的宫殿,这里也借指古代皇家宫殿。 9. 梦入少年丛:梦中回到年轻的时代。 10. 匆匆:匆忙的样子。 11. 老僧:年老的僧人。 12. 误鸣钟:误以为敲钟的时间到了。 13. 西窗:西边的窗户。 14. 卷地西风:指从地面刮起的西风。
张小咪1990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开篇,表达出辛弃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而后通过“古来三五个英雄”这句,凸显出豪杰之士在历史长河中寥寥无几的现状。下阙的“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则传达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而最后两句“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则借钟鸣之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世事无常、岁月不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哀伤。整首词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充分体现了辛弃疾作为南宋词人的艺术特色。
张小咪1990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1年至1207年之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辛弃疾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曾在金国为官,后毅然南归投入南宋朝廷,希望恢复中原,但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北伐事业屡遭挫折,使辛弃疾感到壮志难酬。 在时代背景方面,此时正值南宋与金国对峙时期,南宋在政治上偏安一隅,军事上软弱无能,使得辛弃疾等人无法施展才华,实现抱负。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使辛弃疾的作品充满了悲壮的爱国情怀。此外,南宋时期文学界盛行豪放派词风,辛弃疾的词作也深受这一风格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力量。
张小咪1990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