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成都诸友
窃禄居成都,妨贤心独耻。征书天上来,诏许归帝里。仓皇不俟驾,惕惕戒行李。虽无怀土情,宁不念知己。雄藩众朋旧,一一皆佳士。出饯锦江湄,芳情蔼如醴。话言始云洽,吾事适有指。方舟解维去,咫尺川原异。云山杳茫茫,契阔慨今始。相期岂无言,令德在惇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窃禄居成都,妨碍贤能令人羞愧。皇帝的诏书从天降下,让我得以回到家乡。急忙收拾行装,心中忐忑。虽然没有思念家乡的情感,但怎能不挂念知己呢?在繁华的成都,有很多朋友和故交,他们都是才华横溢之人。大家齐聚在锦江边为我送行,情谊深厚如同美酒。刚刚谈得投机,事情就发生了变故。船儿启航而去,眼前景物已是另一番景象。云山渺渺,感慨万千。未来的相聚,希望我们都有美好的品德。
去完善
释义
1. 窃禄:指苟且谋求禄位,此处是作者自谦之词。
2. 妨贤:妨碍贤才的晋升。
3. 天上来:表示来自朝廷的征召。
4. 诏许归帝里:皇帝下令允许返回故乡。
5. 仓皇:匆忙,急忙。
6. 俟驾:等待备车。
7. 惕惕:警惕的样子。
8. 行李:出门所带的东西。
9. 怀土情:思念故乡的心情。
10. 雄藩:强大的藩国,此处指成都。
11. 饯:设宴送别。
12. 锦江:流经成都的一条江。
13. 湄:岸边。
14. 芳情:友情。
15. 蔼如醴:形容情谊如同美酒般醇厚。
16. 话言:交谈的话语。
17. 云洽:融洽无比。
18. 适有指:恰好有所指,指正好有事要做。
19. 方舟:两船相并行驶。
20. 解维:解开缆绳,即启航。
21. 咫尺:很近的距离。
22. 川原:河流和原野。
23. 杳茫茫:遥远的意思。
24. 契阔:久别重逢。
25. 今始:现在开始。
26. 相期:相互约定。
27. 令德:美德。
28. 惇美:使美德更加美好。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怀念朋友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离开成都时的场景和对朋友的思念,表达了对他即将离开的成都以及那些曾经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亲朋好友们的深深眷恋。
首联“窃禄居成都,妨贤心独耻”,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在成都这个繁华之地担任官职的矛盾心情,他既感到荣耀又觉得阻碍了其他有才之士的发展,心中有愧。紧接着“征书天上来,诏许归帝里”,描述了突然接到朝廷的任命,诗人得以重返故乡。
颔联“仓皇不俟驾,惕惕戒行李”,写出了诗人得知消息后立刻准备离别的场景,内心的紧张与焦虑可见一斑。诗人虽然对家乡没有特别的眷恋,但对多年的朋友却有着深深的挂念,这便是颈联“虽无怀土情,宁不念知己”所要传达的情感。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述了自己与成都众多朋友的深厚友谊。尾联则通过表达自己的期许和对朋友的赞美,将这份深厚的感情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壮的离别气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成都诸友》是明代诗人王绅的一首离别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明朝初年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快,但由于战乱和政治斗争,民间百姓生活仍然较为艰难。
作为一位具有才情的文人,王绅在永乐年间曾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成都的这段时间里,他与当地的文人墨客往来密切,共同探讨诗歌文学,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得不离开这个充满诗意的城市,与朋友们告别。
在此离别之际,王绅写下了这首《别成都诸友》。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们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离别的惆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绅作为一个文人在那个时代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