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乐天二首写怀仍效其体 其一
莫把蓍龟更问天,向来心事已萧然。
尘中惝恍常如失,梦里呻吟半不眠。
三径松筠终问舍,五湖烟水不须钱。
艾耆相去能多少,早拟悬车十五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要再去求神占卜,我心中的郁结已经化解。
在这纷繁世界中,总是感到迷失;梦中痛苦挣扎,难以安眠。
我想要放弃世俗纷扰,寻找内心宁静;置身于山水之间,不为金钱所动。
与隐居者相比,我的差距还有多远呢?也许我已准备好远离尘世十五年。
去完善
释义
1. "白乐天":即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别号。
2. "写怀":指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想法。
3. "仍效其体":模仿白居易的写作风格。
4. "莫把蓍龟更问天":莫要依赖占卜来寻求天的旨意。
5. "心事已萧然":心中的担忧已经释然。
6. "尘中惝恍常如失":在尘世之中常常感到恍惚失去方向。
7. "梦里呻吟半不眠":梦中依然痛苦挣扎无法安眠。
8. "三径松筠终问舍":三径指的是竹林、水池和花径,这句说最终还是要回归田园生活。
9. "五湖烟水不须钱":五湖是五大湖的泛称,这句表示游历山水不需花费。
10. "艾耆相去能多少":年老的我还能活多久呢?
11. "早拟悬车十五年":悬车是指挂起车辆不再出行,这句表示自己打算提前退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程俱模仿白乐天(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创作的抒怀诗。在诗中,作者表达了对自己心境的剖析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首联“莫把蓍龟更问天,向来心事已萧然”中,作者以“莫把蓍龟”这一寓言式的表达传达出自己对于命运和天意的态度:不必过分执着于卜卦求天。同时,通过“心事已萧然”,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内心已经变得平静与淡泊。
颔联“尘中惝恍常如失,梦里呻吟半不眠”则详细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作者在生活中感到彷徨迷失,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安眠。这两句诗深刻地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焦虑。
颈联“三径松筠终问舍,五湖烟水不须钱”则是诗人对未来的设想。诗人表示,他希望能够过上隐逸的生活,追求自然与自由,无拘无束地度过余生。这种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纷扰,回归宁静的内心向往。
尾联“艾耆相去能多少,早拟悬车十五年”中,“艾耆”指的是长寿,而“悬车”则代表退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寿命的预期,以及希望尽早过上退休生活的愿望。从整首诗来看,作者力求超脱尘俗,寻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十分明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白乐天二首写怀仍效其体》是南宋诗人程俱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初期,即公元1140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里,程俱经历了由进士及第的荣誉到朝野闻名的文坛巨子的成长过程。他曾在官场任职,后因直言敢谏而被罢黜。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此外,他还受到当时文学界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的熏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在南宋初期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正处于金人南侵的严重危机之中。朝廷内部腐朽严重,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程俱以敏锐的目光观察到了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他用诗歌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这首《和白乐天二首写怀仍效其体 其一》正是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