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同仲嘉小酌久之云开月出光照席上颇发清兴戏作此诗
初月脱氛翳,微云递疏光。
徘徊照庭户,皎皎涵清觞。
牢愁不可排,磊块如高冈。
烦君着酒浇,身世得暂忘。
举觞漱明月,似觉幽桂香。
拟吹三江水,浣此九转肠。
中宵起四顾,河汉生微凉。
飘然想风驭,梦寄无何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初出云雾,微微白云传递稀疏的光芒。
月光徘徊照耀在庭院门前,显得明亮而清澈。
深沉的忧愁无法排解,像山石堆积成高山。
劳驾你用醇酒来抚慰我,让我暂时忘却自身的困苦。
举起酒杯让月光映照其中,似乎能感受到桂花的香气。
想要吹散所有的愁绪,清洗我百转千回的思绪。
夜半起身四处张望,星河闪烁间生出一丝凉意。
仿佛随风飘摇的御风者,梦里寄托在无尽的远方。
去完善
释义
1. 初月脱氛翳:“初月”即新月初现,“脱氛翳”意为摆脱不良环境。这里指新月从乌云后露出,给人以希望之感。
2. 微云递疏光:“微云”指轻云,“递疏光”意为传递稀疏的光芒。这里描述的是云层逐渐变薄,月光透过云层照亮夜空。
3. 徘徊照庭户:“徘徊”形容月亮慢慢移动,“庭户”指的是庭院的大门。这句话描述的是明亮的月光洒在庭院大门前的场景。
4. 皎皎涵清觞:“皎皎”表示月光明亮,“涵”有包含之意,“清觞”指清澈的酒杯。这句诗意为月光映照在清澈的酒杯上。
5. 牢愁不可排:“牢愁”表示深深的忧愁,“不可排”指无法消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难以排解。
6. 磊块如高冈:“磊块”指积聚的心事,“高冈”指高山。这句话用高山比喻作者积压在心头的心事。
7. 烦君着酒浇:“烦君”表示麻烦您,“着酒浇”表示用酒来缓解。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借酒消愁的心情。
8. 举觞漱明月:“举觞”指举起酒杯,“漱明月”表示在月光下喝酒。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月光下饮酒的情景。
9. 似觉幽桂香:“幽桂”指桂花树,“似觉幽桂香”表示仿佛闻到了桂花的香气。这句诗暗示了秋天已经来临。
10. 拟吹三江水:“拟”表示想要,“吹三江水”表示舀取长江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借酒消愁的愿望。
11. 浣此九转肠:“浣”表示洗去,“九转肠”指百转千回的思绪。这句诗表示想用美酒洗净心中的忧虑。
12. 中宵起四顾:“中宵”指深夜,“四顾”指向四周张望。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深夜起身环顾四周的场景。
13. 河汉生微凉:“河汉”指银河,“生微凉”表示产生一丝凉意。这句诗描绘了夜深人静时,银河带来的凉爽感觉。
14. 飘然想风驭:“飘然”表示轻盈地飞翔,“风驭”指驾驭风的神仙。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想要像神仙一样随风飘荡的心愿。
15. 梦寄无何乡:“梦寄”表示将梦境寄托,“无何乡”指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这句诗表示作者希望在梦中找到一个无忧无虑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雨霁同仲嘉小酌久之云开月出光照席上颇发清兴戏作此诗》赏析:
程俱的这首五言诗以月夜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月光、浮云、河汉等自然景观,展现出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暂时忘却烦恼的愉悦心境。诗的开篇“初月脱氛翳,微云递疏光”,描绘了月亮摆脱乌云的遮蔽,透过稀疏的云朵洒下微弱光芒的景象。紧接着“徘徊照庭户,皎皎涵清觞”,诗人借月色笼罩庭院,举起酒杯,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忧虑和烦闷之情。他深感“牢愁不可排,磊块如高冈”,沉重的苦闷像高山一样压在心头,无法排解。于是,诗人转而寻求酒的慰藉,希望借助醉意暂时忘却这些痛苦,体会片刻的欢愉。这里,“身世得暂忘”表现了诗人无奈的心境。
接下来的诗句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微醺之中感受到的美好体验。“举觞漱明月,似觉幽桂香”,诗人仿佛闻到扑鼻而来的桂花香气,这与他在中秋赏月时所吟咏的“但闻人语响,不见度云端”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他萌生出涤荡内心的想法,想要饮尽三江水,洗去九转愁肠。
在最后一段中,诗人将视线投向夜空,感叹银河泛起的微微凉意。这里的“飘然想风驭,梦寄无何乡”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尘世纷扰,逍遥自在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雨霁同仲嘉小酌久之云开月出光照席上颇发清兴戏作此诗》是南宋诗人程俱所作。它描绘了在一个雨后初晴的夜晚,诗人和友人同饮畅谈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政治形势复杂,战乱频繁。然而,程俱作为一名文人雅士,他并未被世俗纷扰所影响,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宁静与乐趣。在他的笔下,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也变得富有诗意。
在这个特殊时期,程俱和友人相聚小酌,欣赏雨后初晴的美景。随着乌云逐渐散去,月亮渐渐露出光芒,照亮了整个聚会的场景。这种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让诗人感到了内心的喜悦与宁静。在这种氛围下,他们相谈甚欢,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去完善
相关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