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八月竹
我养一轩竹,秋来成绿阴。
万物有衰意,独怀霜雪心。
西风嵇叔醉,明月白公吟。
回首看桃李,何尝费百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家有一片竹林,秋天的时候长出了绿叶。
万物都有衰败的迹象,只有竹子心怀坚韧。
秋风之中,嵇康陶醉其中;明亮的月光下,白居易在吟咏诗篇。
回头看那桃李花,又怎会比得上这片竹林呢。
去完善
释义
《赋八月竹》是宋代诗人黄庶创作的一首描绘竹子坚韧品质的咏物诗。下面是该诗的字词注释:
1. 赋:古代一种诗歌体裁。
2. 八月竹:指秋季生长的竹子。
3. 我养一轩竹:轩,这里指的是园林或庭院。
4. 秋来成绿阴:绿阴,指绿色的竹子形成的树荫。
5. 万物有衰意:描述其他事物在秋天时呈现出的衰落景象。
6. 独怀霜雪心:意指竹子不畏严寒的品质。
7. 西风嵇叔醉:借用魏晋时期的嵇康(字叔夜)的故事,他曾在深秋的西风中沉醉于弹琴。
8. 明月白公吟:借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故事,他曾月明之夜咏颂诗篇。
9. 回首看桃李:比喻竹子虽然看似平凡,但实际上具有宝贵的品质。
10. 何尝费百金:意指培育竹子的成本相对较低。
去完善
赏析
《赋八月竹》是北宋诗人黄庶的一首咏竹诗。诗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自己栽培的一院竹子的景象。在秋天这个万物萧瑟的季节里,竹子却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它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诗中的“万物有衰意,独怀霜雪心”揭示了竹子在寒冷环境中的坚韧品质。面对严霜冰雪,竹子依然坚守信念,展现出顽强的生命活力。这与诗人追求的独立、高洁的品质相契合,也是诗人对自身精神追求的形象化表述。
接下来,诗人引用嵇康和白居易的典故,以赞美竹子的美好品质。“西风嵇叔醉,明月白公吟”分别指嵇康饮酒和白居易赏月的故事。嵇康和白居易都是诗人的前辈,他们的行为和作品都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人格和精神追求。诗人借这些典故来表达对竹子品质的欣赏与敬意。
最后,诗人用“回首看桃李,何尝费百金”的对比来表达自己对竹子喜爱。桃李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去培育,而竹子则生长迅速且易成活。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暗示了竹子更加自然、纯朴的品质,以及对竹子顽强生命力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八月竹》是北宋诗人黄庶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59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一年份里,黄庶正处于人生的壮年阶段,他在文学、诗歌方面的造诣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成为了当时颇有影响力的文人。
在这个时代,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诗歌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形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喜爱和推崇。当时的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歌为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方式,相互唱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
黄庶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在这首《赋八月竹》中,他通过对八月竹的描绘,表达了其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追求。尽管生活中可能遭遇困厄和挑战,但诗人始终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正如那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八月竹一样,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