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旅舍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思乡之情几乎让人断肠,不知从何处传来捣制寒衣的声音,更添惆怅。
去完善
释义
捣寒衣:古代习俗,秋冬之际为远方亲人准备御寒衣物时用杵臼敲打布料以使其柔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凄凉画面,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交织,抒发了浓郁的思乡情感。开篇两句写景,“摇落”点明季节,“迥”字则营造出一种空旷寂寥之感,奠定了全诗基调。接着描写“孤城”与“独鸟”,进一步强化孤独氛围,同时暗示自身处境。第三联转入夜晚场景,“月初上”与“渔未归”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时间推移,又隐喻游子漂泊无依。结尾直抒胸臆,以“乡心”呼应主题,借助“捣寒衣”的声音将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作者刘长卿正处于仕途坎坷、漂泊异乡的人生阶段。当时他被贬官至余干,寄居旅舍。秋日的傍晚,刘长卿独自凭栏远眺,面对着摇落的青枫和稀疏的霜叶,孤城、独鸟等萧瑟之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而邻家渔人未归,渡口月色朦胧,更添惆怅。远处传来的捣衣声,让这位游子的思乡之情达到顶点,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羁旅愁思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