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千秋观
不见风流贺季真,酒船回棹莫逡巡。
如今湖上千秋观,逢著黄冠亦可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没有见到潇洒的风流才子贺季真,小船回来不要徘徊不定。现在在湖上的千秋观里,碰到道士也是非常可爱的事。
去完善
释义
《题千秋观》是宋代诗人苏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注释:
1. 贺季真:指唐朝诗人贺知章,字季真。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尤以诗赋成就最为突出。在《题千秋观》中,诗人用贺季真来代指过去的风流人物。
2. 酒船:载酒的船只,这里指饮酒的场所或酒友欢聚的地方。
3. 回棹:转动船舵,使船转向。这里指离开饮酒场所。
4. 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犹豫不决。这里表示不要过于留恋酒船,要及时离去。
5. 逢著:遇见。
6. 黄冠:道士的帽子,这里借指道士。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不见风流贺季真”开篇,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对已故贤人的怀念之情。紧接着,通过“酒船回棹莫逡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亦主张活在当下,把握时间,尽情享受生活的态度。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来到了“如今湖上千秋观”,这里的“千秋观”象征着永恒与不朽,也传达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最后,通过“逢著黄冠亦可人”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在现实世界中,努力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整首诗在虚实之间穿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千秋观》是南宋著名诗人苏泂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在庆元年间,南宋朝廷内部政治斗争激烈,秦桧当权,主张和议,投降派得势,使南宋人民处于外患内忧之中。在这期间,苏泂因不满现实,一度退隐,遁世修仙,追求心灵的解脱。他来到浙东天台山千秋观修道,并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的诗篇。
当时,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尖锐。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北伐无望,民生疾苦严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苏泂深感家国之痛,借《题千秋观》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