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赵监盐
西风吹破黑貂裘,多少江山惜倦游。
红叶已霜天欲暮,绿蓑初雨客吟秋。
人逢知己无荣辱,事不萦怀任去留。
但是菊花开便好,醉中休说异乡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风吹破了黑貂皮衣,欣赏过许多江山的美景,却仍然感到疲倦。
红叶被霜露覆盖,秋天即将结束;绿色的蓑衣在细雨中映出秋天的景象。
遇到知音时,个人得失无关紧要;放下心中的琐事,让自己自由自在。
只要菊花盛开就好,陶醉其中,不需担心异乡的乡愁。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柬:一种书写方式,即通过信笺向他人表达敬意或传递信息。
2. 赵监盐:宋朝的一位官员,具体身份不详。
3. 西风:秋风,指代秋天的气息。
4. 黑貂裘:古代达官贵人的裘皮大衣,此处借指身份地位。
5. 江山:地理名称,泛指美丽的大自然风光。
6. 倦游:厌倦了游玩,意指对现实生活感到疲倦。
7. 红叶:秋天叶子的颜色变得鲜红,这里形容秋天的景色。
8. 绿蓑:绿色的雨衣,比喻在雨天穿着雨衣的人。
9. 知己:了解自己的人,这里指真正的朋友。
10. 荣辱:荣耀与屈辱,形容人生的起起落落。
11. 萦怀:牵挂在心头,形容难以忘怀的事情。
12. 但是:只要,表示条件关系。
13. 菊花:一种花朵,秋天盛开,具有观赏价值。
14. 异乡愁:离家在外产生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与友人的相聚之情。首联以西风、黑貂裘等意象表现秋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旅程有所感慨。颔联通过红叶、绿蓑等元素展现了秋天的景色,同时表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诗友的陪伴。颈联则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认为在知己面前不必过分在意荣辱,而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尾联则以菊花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即使在醉意之中也不去想远方的故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2世纪的南宋时期,政局动荡,国家时局堪忧。当时许多文人志士都纷纷奔赴边疆,投身于抗击外侮、捍卫家国的战斗之中。其中,诗人宋伯仁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为国家忧虑,为民生呐喊。他写下了《柬赵监盐》这首诗篇,向友人发出劝勉,共同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而努力。
在这一时期,江南一带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依然兴盛,但在政治斗争和战争阴影的笼罩下,百姓的生活并不安稳。宋伯仁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他的诗歌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民间疾苦的同情。他以笔为剑,用诗意的语言,揭示出时代的真相,呼唤着有志之士挺身而出,拯救家国危亡。
在宋伯仁所处的时代,宋朝正处于靖康之难后的一个时期,金国对中原地区的侵略不断加剧。面对如此严重的国家危机,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投入抗金事业,以期重振河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宋伯仁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他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希望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复兴与强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