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纳凉
艳艳银河冷欲流,纤纤新月皎于眸。
天街已觉清无暑,时有飞萤点缀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艳艳银河冷冷欲流,纤纤新月皎洁如眸。
天街已经觉得清凉无暑,偶尔还有飞萤点缀秋天。
去完善
释义
1. 艳艳:光彩鲜丽的样子;形容光芒四射。
2. 银河:指天河,也称作银河系。
3. 冷欲流:寒冷到几乎要流淌下来。
4. 纤纤:细微或柔美的样子。
5. 新月:农历每月初出的月亮。
6. 皎于眸:明亮到仿佛照亮了眼睛。
7. 天街:天上的街道,此借指天空。
8. 清无暑:极其清凉,没有炎热的气息。
9. 飞萤:在空中飞翔的萤火虫。
10. 点缀:装饰点缀,使有起伏变化。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景象的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秋夜星空的壮丽景色。
首句“艳艳银河冷欲流”,描述了银河如同流动的冷水一般,给人以凉爽的感觉。这里的“艳艳”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银河的光辉,而“冷欲流”则传达了秋夜的温度感受。
第二句“纤纤新月皎于眸”,则以纤细的新月与明亮的眼眸相比,突出了月亮的皎洁明亮。同时,“纤纤”一词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第三句“天街已觉清无暑”,表达了在秋日的夜晚,街道上的清凉感觉,已经没有了夏日的炎热。这一句呼应了开篇的“艳艳银河冷欲流”,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凉爽气候。
最后一句“时有飞萤点缀秋”,则描绘了在这样美丽的秋夜中,还有飞舞的萤火虫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这句诗以动衬静,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纳凉》是南宋诗人陈宓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的秋天。在这一年里,陈宓在朝为官,担任秘书少监一职。他在这段时间内,不仅关注国政民生,也留意身边的美景,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南宋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南宋朝廷较为重视文治教化,对文学艺术的提倡和支持使得许多文人墨客得以发挥自己的才华。陈宓作为南宋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歌作品受到了时代的深刻影响。他的这首诗《秋日纳凉》正是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