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见白发诗
种种年来渐满簪,儿童环视语相惊。
故人大半黑头死,老子何妨白发生。
弹镊不须夸手熟,著冠犹喜觉头轻。
元无粉黛居闲屋,任尔星星易数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多年来渐渐白发满头,孩子们围着我惊奇地说。
大部分老朋友都已早早离世,而我还满头黑发,无忧无虑。
弹镊无需炫耀技艺娴熟,戴帽时仍觉得头轻。
元没有涂脂抹粉的女子居住在这安静的屋子,任凭那稀疏的头发悄悄变白。
去完善
释义
1. 种种:多种多样的意思。这里指各种事物或现象。
2. 年:指年岁。
3. 簪:古代用来固定发髻的一种首饰。这里代指头发。
4. 儿童:这里泛指年轻人。
5. 语相惊:说话时相互感到惊讶。
6. 大半:大部分。
7. 黑头:黑色头发,借指黑发人。
8. 老子:作者自称,含有诙谐之意。
9. 弹镊:用手指拔去白发的动作。
10. 著冠:戴上帽子。
11. 元:通“原”,原本。
12. 粉黛:指化妆用的白粉和画眉的青黛,这里借指女人。
13. 居闲屋:指过隐居的生活。
14. 任尔:任凭你。
15. 星星:这里指白发逐渐增多。
去完善
赏析
《喜见白发诗》是一首表达作者面对白发坦然自若的诗作。首联描述了作者多年来头发逐渐变白的现象,以及周围人对这一变化的反应。颔联通过对比自己与故人的白头状况,强调了自己对白发的欣然接受。颈联用弹镊和著冠两个细节表达了诗人自信、轻松的心态。尾联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观,即以自然、随意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白发。整首诗语言流畅,抒情性较强,表现出了作者乐观、达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喜见白发诗》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描绘人生感悟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47年,当时南宋正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鞍山人。北宋末南宋初年文学家。祖籍江南东路丹阳(今江苏南京),因父荫迁居浙江台州(今浙江临海)。绍兴十五年(1145年)除太常博士,在赴任途中拜谒岳飞。时岳飞已被罢枢密副使,谪守鄂州(今湖北武昌)。朱翌还致赠飞诗:“志大浩无期,醉胆磅礴走珠玑。天教居士留黄绶,更伴降王驻翠微。”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1151年6月7日),朱翌被秦桧党羽廖刚论罢。著有《灊山集》传世。
在这一时期,南宋与金国的关系相对稳定,战争压力相对较小。然而,国内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特别是权臣秦桧对政敌的迫害。朱翌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慨。他通过观察自己头发的变化,联想到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他对于能够发现白发并为之欣喜,表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