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后登城上亭

标题包含
雨后登城上亭
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 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愿丐少休之。 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 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翌(1097年-1167年),字新仲,号灊山居士,南宋诗人。他是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 朱翌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朱松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曾任秘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哪里忍受得住湿热的煎熬呢?让我们暂且寻求阴凉之地,观看一场精彩的棋局吧。 为避免淋雨,我们只能急急忙忙地逃离这里,但登上城墙时,我希望可以稍作休息。 这里的江山美景犹如三绝,让人耳目一新,实在是一大奇观。 瞧那陡峭的小亭,正是我画中的一处景致,让你尽情领略这美妙的风景。
去完善
释义
1. 何堪:意为"怎么忍受得了",表示无法承受的状态。 2. 湿热:指天气又热又湿。 3. 支离:形容身体疲惫、憔悴的样子。 4. 虚凉:指清凉而空旷的地方。 5. 剧棋:激烈、复杂的棋局。 6. 唯应:只应该,只能。 7. 急走:快速行走。 8. 丐:请求,乞求。 9. 三绝:此处指三种最美丽的景色。 10. 耳目醒然:感觉清爽,头脑清晰。 11. 小亭:小型的亭子,这里是诗人在描绘的小亭子。 12. 画箧:装画的盒子。 13. 真形妙境:真实的形状和奇妙的环境。
去完善
赏析
首联:“何堪湿热坐支离,且就虚凉看剧棋。” 诗人以“湿热”开篇,意指夏日雨季的闷热潮湿,令人难以忍受。然而,他巧妙地以“且就虚凉看剧棋”应对,表达了在炎热夏天中寻找清凉、安静去欣赏一场精彩棋局的心境。 颔联:“避雨唯应急走耳,登城愿丐少休之。” 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风雨的乐观态度,一方面希望迅速避开阵雨的侵袭,另一方面又表示在登临城上的亭子时,希望自己能够在这短暂的时刻得到休憩。 颈联:“江山政此成三绝,耳目醒然亦一奇。” 诗人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色与自己的感受相融。在这里,"三绝"指的是亭子周围的风景如画,而“耳目醒然”则是诗人沐浴在美景中的感受,这是一种清新脱俗的体验,令诗人陶醉其中。 尾联:“突兀小亭吾画箧,真形妙境恣君窥。” 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亭子上看到的真实美景,并邀请读者一同欣赏这神奇的画面。诗人以小亭比喻自己的作品,将眼前的一切视作自己创作的源泉,这种借景抒怀的方式,不仅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后登城上亭》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朱翌,南宋文人,与陆游、杨万里等人交好。他在庆元年间任国子监祭酒,后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而辞官。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南宋政权已经建立多年,但由于政治腐败和军事衰弱,国家局势依然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朱翌通过描写雨后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景色的热爱。他借景抒情,通过描绘雨后登上城楼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的期盼和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