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玉泉 其二
款段寻山不著鞭,每逢佳处且周旋。
生无一字夸金谷,喜与诸公会玉泉。
雷转正喧三级浪,绅垂直自九重天。
有能庚伏留终日,大胜朝堂食万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探寻山色,不再挥鞭疾行,每到美景就停下来细细欣赏。尽管生活中没有值得夸耀的金谷之地,但能与各位文人墨客相聚于风景如画的玉泉山,我依然欢喜不已。
瀑布隆隆地响彻山间,好似三叠巨浪;绿林茂密繁盛,直冲九霄云天。如果能在这里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天,那可比享受丰盛的朝食更为美妙。
去完善
释义
1. "款段寻山":款段指缓慢行走,寻山表示寻找山川美景。这句意思是慢悠悠地游山玩水。
2. "不著鞭":不再挥鞭策马前行,表达一种悠闲的心境。
3. "佳处":美景之处。
4. "周旋":这里有欣赏、游览的意思。
5. "生无...夸金谷":诗人谦虚表示自己并无才艺可炫耀于金谷园那样繁华的地方。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常用来形容繁华盛景。
6. "喜与...会玉泉":意思是自己很高兴能与诸多朋友同游玉泉山这样的美好地方。
7. "雷正喧":意指瀑布水流声如同雷鸣一般喧闹。这里形容瀑布声音之大。
8. "三级浪":形容瀑布分作三层的壮观景象。
9. "绅垂":形容瀑布悬挂直下的景象。
10. "九重天":九重指九天,这是古人对天空高度的夸张性说法,表示极高的天空。
11. "庚伏":古人以天干地支计时,庚为天干之一,伏为地支中的未,庚伏指的是干支纪日法中特定的日子。
12. "朝堂食万钱":指朝廷宴会丰盛的酒席。
去完善
赏析
《游玉泉 其二》朱翌这首诗词是作者在游览玉泉时的即兴之作,通过描绘景色的美丽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款段寻山不著鞭”一句表达了作者寻访山水的从容态度;而“生无一字夸金谷,喜与诸公会玉泉”则暗示了作者与朋友们共同欣赏美景的喜悦心情。诗人还通过描述泉水的声响、泉水的垂直喷涌以及泉水的庚伏现象,展示了玉泉的独特之美。最后,作者以“大胜朝堂食万钱”收尾,表达了在自然中度过愉快时光的满足之感,显示出他对世俗利益的淡泊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游玉泉 其二》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佳作。朱翌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山河破碎、民生疾苦的时代。但他并没有被时代的沉重压垮,反而在诗歌创作中寻求到了心灵的慰藉和人生的哲理。
公元1161年,金国入侵江南地区,使得南宋政权岌岌可危。此时正值壮年的朱翌,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生活的艰辛。他曾经尝试过从军报国,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在这段人生低谷期,朱翌开始将注意力转向了山水风光,希望通过自然之美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在游历各地名胜的过程中,朱翌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游玉泉 其二》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诗通过对玉泉山水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体现了他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游玉泉 其二》是在南宋时期动荡的社会背景下,朱翌通过游历山水、欣赏美景来表达自己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