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 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鬬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块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唱完后我抬头仰天长叹,四周的人无不热泪盈眶。
去完善
释义
“块”在此可理解为凝聚之意。
去完善
赏析
全诗通过描写乡村生活的点滴细节,展现了战乱时期普通百姓的真实处境。开篇以鸡鸣起兴,渲染了一种质朴而生动的田园氛围,同时暗示外界环境的不安定。“驱鸡上树木”一句转折巧妙,从自然场景转入人际交往,引出父老来访的情节。随后,诗人借助对话形式,将酒味单薄、土地荒芜等现实问题娓娓道来,揭示了战争对农业生产和家庭结构的破坏。结尾处,“请为父老歌”成为情感高潮,既是诗人对父老们的慰藉,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抒发。最后两句“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则进一步升华主题,表现出一种超越个人的悲悯情怀,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彼时杜甫已至中年,历经战乱漂泊,对民生疾苦有深切体会。他从长安逃难至羌村,暂居于此,目睹乡野百姓在战火中的艰难生活。此诗描绘的是父老乡亲前来探望的场景,他们携酒慰问,诉说家园荒废、兵役沉重的困苦。杜甫借此表达了对乱世苍生的悲悯与无奈,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