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鹊桥仙

标题包含
鹊桥仙
霜风擢霁,云涛涨晚,更觉我心弥壮。 一尊谁与醉西风,辄莫负、高吟胜赏。 致君才术,康时事业,到底不容闲放。 十年湖海哄樵歌,何幸出、阳春绝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道(1093年-1167年),字彦立,号相山居士,安徽滁州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历任太学正、国子监祭酒、尚书左丞等职。 王之道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寒冷的风中拨云见日,海浪翻滚着夜幕降临,这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心志。有谁愿意与我一起举杯痛饮这寒冷的西风呢?这绝对不能辜负了我们所拥有的高雅欣赏能力。我拥有辅佐君王的能力,也希望能有治愈时代的伟业,但这终究无法让我闲适下来。过去十年里我在江湖中闯荡,演唱着古老的歌谣,现在能发出如此阳春白雪般的绝唱,真是幸运啊!
去完善
释义
《鹊桥仙》:词牌名。王之道(1093-1169年),字彦立,号相山居士,宋朝文人。 1. 霜风擢霁:"霜风"指秋天的寒风;"擢霁"是驱散云雾的意思。此句意为秋风扫荡云雾,呈现出晴朗的天空。 2. 云涛涨晚:"云涛"指如波涛般翻涌的云层;"涨晚"是指傍晚时分。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翻滚的云浪。 3. 更觉我心弥壮:"更觉"表示更加感觉,"我心"指作者内心,"弥壮"是更加强大的意思。此句表达了在这样壮丽景色中,作者心中的豪情壮志愈发强烈。 4. 一尊谁与醉西风:"一尊"指一杯酒,"谁与"问的是与谁一起,"醉西风"指的是喝酒时任凭秋风吹拂,表现豪放不羁的姿态。此句为作者发问,找谁来共同享受这饮酒赋诗的快乐时光呢? 5. 辄莫负、高吟胜赏:"辄莫负"是不辜负的意思,"高吟"指高声吟咏诗歌,"胜赏"是美景、佳境之意。此句为作者的承诺,不会辜负眼前的美好景致,定要尽情欣赏并高歌赞美。 6. 致君才术:"致君"是为国效力、辅佐君王的意思,"才术"指才能和智慧。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华去为国家做出贡献。 7. 康时事业:"康时"指使国家繁荣昌盛,"事业"是功业、抱负的意思。此句传达了作者以实现国泰民安为己任的理想。 8. 到底不容闲放:"到底"表示终究,"不容"是不能容忍,"闲放"是闲置、荒废的意思。此句强调尽管遭遇了挫折,但作者始终保持着满腔热血,无法忍受无所事事的生活。 9. 十年湖海哄樵歌:"十年"指一段时间,"湖海"泛指漂泊江湖的经历,"哄樵歌"意为传唱于山林之间的歌声。此句回顾了作者过去十年的艰辛历程,以及他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 10. 何幸出、阳春绝唱:"何幸出"是感叹何其幸运的意思,"阳春"指美好的时光,"绝唱"是最高水平的歌唱。此句表达了作者庆幸能在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佳作。
去完善
赏析
《鹊桥仙》是王之道的代表作之一,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上片写的是作者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心旷神怡地欣赏着美景,感慨万分,有一种豪壮之情油然而生。下片则表现了作者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同时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词风格豪迈,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鹊桥仙》是南宋诗人王之道的一首描写七夕鹊桥相会的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67年前后,即南宋孝宗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王之道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他的生活充满了挫折和困苦。他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尽管他才华横溢,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由于各种原因,他无法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这种压抑和无奈的心情,使得他在创作这首词时,对牛郎织女的相会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和感慨。 南宋孝宗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然而,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并没有能够妥善解决民族矛盾和社会问题,导致了许多有志之士的失望和不满。王之道的遭遇就是这一时代的缩影。他在词中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相会,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