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子云韵留沈子寿
一雨连宵继日倾,岂容吾子语归程。
我为千里政方暇,子寓三年学已成。
要把老怀倾倒尽,忍令别恨等闲生。
江城先自伤牢落,况失一时人物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连几天的阴雨连绵不绝,怎么能让我的孩子在这样的天气里说回家的事呢?我是为了远方的政事而忙碌无暇顾及孩子,而你在这里学习已经三年了。我要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怎么能忍受分别的痛苦呢?这座江城已经让人感受到孤独和寂寞,更何况是失去一个杰出的人物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韩子云:名字不详,可能是与吴芾同时代的文人。
2. 沈子寿:姓名不详,可能与吴芾有深厚的友谊,在此处为送别的对象。
3. 连宵:指一连好几天的意思。
4. 继日:持续不断的意思。
5. 老怀:老年人的胸怀,这里指的是吴芾对友情的珍视。
6. 倾倒尽:完全表露出来的意思。
7. 等闲生:轻易产生的意思。
8. 江城:泛指江河边的城市,这里可能是指吴芾所在的地点。
9. 伤牢落:感到寂寞孤独的意思。
10. 一时人物英:形容才俊出众的人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和韩子云韵留沈子寿》诗描绘了阴雨连绵的日子,诗人挽留朋友的心情。诗句表达了对朋友的关爱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韩子云韵留沈子寿》是南宋诗人吴芾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南宋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金国的侵略,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政权相对稳定。经济上,南方地区逐渐崛起,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文化方面,理学逐渐成为主流,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吴芾的个人经历也比较丰富。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对民间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他的诗作多反映民间疾苦,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在这首诗中,他通过赞美朋友沈子寿的才情和人品,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