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啼序
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
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
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拖凤股盘云坠。
听银床声细。
梧桐渐搅凉思。
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诉空粱燕子。
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
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
怕因循,罗扇恩疏,又生秋意。
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
霞佩冷,叠澜不定,麝霭飞雨,乍湿鲛绡,暗盛红泪。
綀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向明朝、未觉花容悴。
嫣香易落,回头澹碧销烟,镜空画罗屏裹。
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
念省惯、吴宫幽憩。
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沤起。
丝索寸藕,留连欢事。
桃笙平展湘浪影,有昭华、秾李冰相倚。
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蠹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横塘船儿穿梭在美丽的景色中,引来了鸳鸯在水中嬉戏。
夕阳西下,我们笑着摘花,回到家中,纱灯低垂,照亮了灯芯。
玉立的水晶屏风,显得瘦削,冰雕般的美,厌倦了沐浴,鸳鸯的翅膀斜斜地拖在空中,像云彩一样飘落。
听着银床(水槽)中的水流声,如此轻柔。
梧桐树渐渐带来了凉意,风吹过,竹影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梁上的燕子。
突然惊起了风,竹影敲打着门,老朋友还没有到来。
记得当年,我们在琅玕(竹子)上掐着诗句,那些美好的回忆,指尖留下了香痕。
害怕时光流逝,罗扇的关爱逐渐减少,秋天已经悄然来临。
想起西湖的美景,画船频繁移动,感叹无数次的梦

去完善
释义
1. 横塘:指苏州的横塘,是吴文英的故乡,也是他们夫妇常游之地。
2. 艳锦: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如同美丽的锦缎。
3. 断霞晚:指夕阳西下的景象。
4. 绀纱低护灯蕊:指灯光被青色的纱罩遮挡,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
5. 润玉瘦、冰轻倦浴:形容荷花和荷叶的形态美。
6. 斜拖凤股盘云坠:形容荷花的花瓣下垂,如同凤凰的尾巴盘绕在空中。
7. 银床声细:指水车的声音,银床是水车的一种称呼。
8. 梧桐渐搅凉思:形容梧桐树逐渐开始带来凉爽的气息。
9. 窗隙流光:形容光线从窗户缝隙中照进,形成一道光影。
10. 冉冉迅羽:形容鸟儿飞翔的速度很快,像冉冉升起的太阳。
11. 空粱燕子:指燕子在空梁上筑巢。
12. 风竹敲门:形容风吹动竹子发出敲门的声音。
13. 故人还又不至:指朋友没有按时到来。
14. 琅玕、新诗细掐:指在竹子上刻写诗歌。
15. 香痕纤指:指手指上留下花的香气。
16. 罗扇恩疏:指使用罗扇的时间逐渐减少,表示季节变化。
17. 西湖旧日:指过去在西湖游玩的日子。
18. 画舸频移:指画船频繁移动,表示游湖的乐趣。
19. 霞佩冷,叠澜不定:形容霞光和波浪的动态美。
20. 麝霭飞雨,乍湿鲛绡,暗盛红泪:形容雨中的景色和鲛绡的湿润感。
21. 綀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形容夜晚在波心宿宿,用琼箫吹奏月光下的霓裳舞。
22. 向明朝、未觉花容悴:指早晨醒来,花朵仍然保持美丽。
23. 嫣香易落,回头澹碧销烟,镜空画罗屏裹:形容花朵容易凋谢,但碧绿的叶子仍然覆盖在罗屏上。
24. 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形容蝉鸣声贯穿整个花园,也感叹花的凋谢和翠叶的变化。
25. 念省惯、吴宫幽憩:指回忆过去在吴宫的悠闲时光。
26. 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沤起:形容清晨柳树下的凉爽感和露水的产生。
27. 丝索寸藕,留连欢事:指丝线和藕丝的编织,表示过去的欢乐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莺啼序》吴文英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诗词。从词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回忆。
词的开篇,“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描绘了在水边划船,引来鸳鸯戏水的美景。这里的“横塘”和“艳锦”分别代表了水域和美丽的景色,而“棹穿艳锦”则形象地展现了划船在水面上划出的美丽图案。接下来,“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描绘了夕阳西下,花儿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而灯光则像绀纱一样轻轻覆盖在花蕊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在词的下阕,作者继续描绘自然景色。“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拖凤股盘云坠”,描绘了润玉(水)的清澈,冰的轻盈以及凤凰尾羽的飘逸,形象生动。“听银床声细”,则通过银床(水车)的声音,传达了水流的轻柔与宁静。接着,“梧桐渐搅凉思”,表达了梧桐树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凉意。
在这首词中,作者还通过“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诉空粱燕子”等诗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回忆了过去的美好时光,以及那些曾经的美好诗篇和痕迹。
最后,“怕因循,罗扇恩疏,又生秋意”,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担忧,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去的回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莺啼序》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0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金人的入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然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导致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吴文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明确,但据史书记载,他曾担任过幕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他的一生可能经历了战乱、流离失所等困苦,也可能见证了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创作《莺啼序》时,吴文英可能受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他们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他也可能受到了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诗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综上所述,《莺啼序》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和国家民族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文英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