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黔山人
鸟外自长往,人间过几年。
狂吟轻岁月,高趣狎神仙。
醉卧云蒸榻,渔归雪满船。
想思未相识,终夜梦林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鸟儿翱翔在天际,不知飞向何方;岁月悠悠逝去,人在尘世中已度过数年。
我高声歌唱,视岁月如浮云;我的志趣高雅,与神仙为伴。
躺在云雾缭绕的床榻上,醉卧其中;渔船归来时,雪落满了船头。
思念的人儿尚未相遇,在梦中整夜都在寻找那山林泉水的地方。
去完善
释义
寄:寄托,寄送。
吴黔山:地名,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西南部,因处江南水乡丘陵地带而得名。
人: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或者熟人。
鸟外:形容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表示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自长往:自然而然地长期过着隐逸生活。
间:隔开,相隔。
过:经过,度过。
狂吟:放浪形骸,抒发豪情的吟咏。
轻:轻视,不重视。
岁月:时间,光阴。
高趣:高尚的志趣,超然物外的情趣。
狎:接近,亲昵。
神仙: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此处象征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的生活。
醉卧:陶醉于美好的事物之中,借以表达愉悦的心情。
云蒸榻:云雾缭绕的床榻,用来描述仙境般的居所。
渔归:打鱼归来,表示简朴宁静的生活方式。
雪满船:大雪覆盖的小船,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
相思:彼此思念之情。
未相识:未曾谋面,意指与对方素未谋面却心生仰慕之情。
终夜:整夜。
梦林泉:梦想中的山水美景,表达了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吴黔山人生态度和理想生活的诗歌。诗人以鸟为喻,表达出自己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他渴望在自然的怀抱中度过时光,尽情地放纵自己的诗情画意。同时,诗人还表达了与友人吴黔山分享这种生活的愿望。虽然尚未见面,但诗人已经在梦中领略到了那种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高度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寄吴黔山人》,是宋朝诗人释智圆所作。释智圆,字全夫,号寂音尊者,吴越国人,生于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年),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佛教居士。
在公元960年,北宋建国之初,战乱刚刚结束,百姓渴望安居乐业。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投身于科举考试,以求得功名。然而,释智圆作为一位高僧,他深知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因此选择在山林之间修行,过着清贫而简朴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释智圆结识了一位名叫吴黔山人的隐士,两人志趣相投,常常一起谈论诗词歌赋、探讨人生哲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吴黔山人离开了这片山区,开始了他的云游四方之旅。释智圆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寄吴黔山人》,以此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释智圆通过对山川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红尘俗世的超脱之情,体现了其作为一个高僧对佛教信仰的坚定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