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正月晦日作

标题包含
正月晦日作
春晴残日照平川,老幼相携古岸边。 富贵在天谁肯信,临流争放送穷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圆,俗名李升,字子实,号中峰,又号幻住道人。他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生卒年约为公元1236年至1308年。 释智圆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成年后,他进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晴朗的傍晚时分,阳光照在平坦的原野上,老人和小孩都在古老的河岸旁相互陪伴。谁愿意相信荣华富贵都是命中注定呢?面对着流水,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送出贫穷的小船。
去完善
释义
1. 晦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2. 智圆:唐代著名诗人。 3. 春晴残日:春天的晴朗天空中的夕阳余晖。 4. 照平川:阳光照耀在平坦的河川上。 5. 老幼相携:老人和小孩相互扶持,一起前行。 6. 古岸边:指历史的河岸旁。 7. 富贵在天:认为命运由天注定,富贵由天决定。 8. 谁肯信:很少有人相信这个说法。 9. 争放:争相离开,争先恐后地离去。 10. 送穷舟:指的是送走贫穷的日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释智圆的一首描绘民间生活场景的诗歌。诗中“春晴残日照平川”一句,描述了春天的晴朗天气和夕阳的景象,“老幼相携古岸边”则描述了老人和小孩一起在古老河岸边的情景。这两句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接下来的“富贵在天谁肯信”表达了对富贵命运的质疑,表达了人们对于自己命运的不满和无奈。而“临流争放送穷舟”则揭示了人们在贫穷面前的自我救赎,希望借由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句意味着在命运的洪流之中,每个人都力争上游,努力摆脱困境。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的风光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矛盾心理和对命运的无奈,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正月晦日作》是宋代诗人释智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即宋朝初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诗歌领域,出现了许多著名诗人,如苏轼、辛弃疾等。 在这个时期,释智圆作为一名僧人,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灵感主要来自于寺庙生活和自然风景。他曾在多个寺庙修行,接触到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宗教信仰。这些经历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在《正月晦日作》这首诗中,释智圆描绘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美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将自然景色与人文风情相结合,表达了人们在节日里欢快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许。此外,他还通过对人生的感慨,传达出对生命无常的体悟,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