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鹅湖寺

标题包含
鹅湖寺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 积水近天关,有时戏沈浮。 老禅天人师,领畧倾九州。 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 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曜苍崖幽。 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 抚事一太息,何从问人牛。 惟余拱把木,百尺环道周。 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尔半日留。 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喻良能(1009年-1062年),字叔奇,号香山居士,又号锦里先生。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苏轼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喻良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仁宗天圣...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大鹅领导着一群小鹅,在浑浊的世界里不肯随波逐流。 积水临近天门,它们时而嬉戏,时而在水中漂浮。 这位年老的大师(禅师)是天人的导师,他的领悟力量强大,能够倾倒整个九州。 他刚开始主持挑选佛子的时候,就坐在山峰之巅。 那时候大江南北,大海吸纳了无数支流。 如今到了晚年,他已经迁移到山脚之下,住在一个华丽的殿堂中。 至今留存下来的韦公碑,还在山涧岩壁之间闪闪发光。 韦公石碑记录着过去的事迹,让后人登山之时可以去寻找去探索。 再次回来的时候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过了五十年。 回想起往事不禁让人感叹万千,哪里还能找到当年的韦公呢? 只剩下那些有年头的树木,它们已经长到了一百多英尺高,环绕在山间的小路上。 树有成有败,各有其时候;战争也暂时停歇了。 我只能满怀对三宿寺的留恋,为你在此停留半天。 钟声渐渐远去,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山间树林在雾雨中显得格外宁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鹅湖寺:即指江西弋阳的龟峰山下的鹅湖寺,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漆工镇。 2. 鹅王:比喻修禅者。 3. 牧群鹅:指群僧来朝。 4. 浊世:混乱的世界。 5. 肯下游:不愿跟随流俗。 6. 天人师:佛的称号之一。 7. 领畧倾九州:意思是领略了九州的真谛。 8. 选佛场:原指佛教禅宗的选佛场,这里借指僧团。 9. 坐断:表示佛法广大,雄踞天下诸峰之巅。 10. 江东西: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11. 海纳:形容度量宽广,能容纳各种人才。 12. 徙山麓:指迁徙到山脚下。 13. 华堂:华丽的殿堂。 14. 龙楼:古代宫殿建筑。 15. 韦公碑:指唐朝大诗人韦应物的诗歌碑帖。 16. 苍崖幽:苍翠的山崖间显得清幽静谧。 17. 陈迹:过去的遗迹。 18. 登临纵冥搜:登山临水,尽情地搜索探索。 19. 岁月疾:时间过得很快。 20. 抚事一太息:面对世事只叹息一次。 21. 人牛:人的困惑和迷茫。 22. 拱把木:指较小的树木。 23. 百尺:约三十米。 24. 成坏:即生死轮回。 25. 干戈:战争。 26. 三宿恋:佛教术语,形容对佛的深深依恋之情。 27. 钟声远送客:用钟声送别客人。 28. 雾雨昏林休:雾气弥漫,细雨笼罩,树林变得昏暗。
去完善
赏析
《鹅湖寺》这首诗描绘了鹅湖寺的风光和历史变迁。开篇以“鹅王牧群鹅”比喻鹅湖寺的庄严与神圣,而“浊世肯下游”则暗示了寺院的与世无争。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寺院周围的环境和景物,展现了寺院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诗中提到的“江东西”、“龙楼”等词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诗人以“抚事一太息,何从问人牛”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鹅湖寺》是南宋诗人喻良能的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公元1165年前后。这个时期,正值金国对南宋的侵略加剧,战事频繁,民不聊生。然而,在这样一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诗人喻良能却表现出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的诗词作品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诗人在这个时期的人生际遇也是颇为坎坷。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不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相反,他把这种人生的磨难化作了一种创作的灵感,把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融入到了自己的诗词作品中。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与诗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南宋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逐渐提高,文人墨客们纷纷以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而诗人喻良能也不例外,他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展现出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深厚素养,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总之,《鹅湖寺》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复杂多样的,它既有诗人个人的人生际遇,也有时代的烙印和社会的背景。而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