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马上
正是风和日暖天,重阴凌扰苦缠绵。
蕉心自结凭谁展,柳眼慷开只待眠。
草湿谩铺留醉席,榆寒难掷买春钱。
几时霞外氛霾散,放出红轮一丈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阳光和煦的日子里,厚重的乌云却让人倍感苦恼。
芭蕉的心意难以舒展,只有靠谁来解开;柳树虽然睁开眼睛,但也只是准备休息。
草地湿润,仿佛是特意为了留下酒宴的痕迹;榆树寒冷,想买春天的时间也白费力气。
什么时候,天空的霞光才能驱散阴霾,让太阳如同红轮一样,放射出一丈的光芒呢?
去完善
释义
1. 春阴:春天的阴雨天气。
2. 风和日暖天:指天气温暖宜人的日子。
3. 重阴:浓重的云层。
4. 凌扰:不断侵扰。
5. 苦缠绵:形容恶劣的天气使人倍感烦恼。
6. 蕉心:芭蕉树的心叶。
7. 自结:自然生长并聚集在一起。
8. 凭谁展:意为“任由谁来展开”。
9. 柳眼:柳芽,这里用来比喻初春的柳树。
10. 慷开:愉快地开放。
11. 只待眠:表示渴望休息。
12. 草湿谩铺:指草地上潮湿,让人无法铺设坐席。
13. 留醉席:留下酒宴的痕迹。
14. 榆寒:榆树在寒冷的环境中。
15. 难掷买春钱:难以挥霍购买春天快乐的钱财。
16. 几时:何时。
17. 霞外:彩云之外的地方,意指天空。
18. 氛霾散:阴霾散去。
19. 放出红轮一丈圆:太阳出来,放射出一轮红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诗人通过风和日暖的天气与重阴纠缠的情况形成对比,表现出春天的矛盾和复杂。诗中的蕉心、柳眼、草湿、榆寒等意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特点。同时,诗人通过霞外氛霾、红轮一丈圆等诗句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阴马上》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韩琦于嘉祐年间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述了春天阴雨连绵的景色和诗人在这种天气中的感慨。在这首诗里,韩琦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嘉祐年间(1056-1063年)是北宋仁宗时期的年代,这个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被称为“嘉祐之治”。在这个时期,韩琦担任了多种职务,如翰林学士、知制诰、枢密副使等,他积极参与国家政务,为国家的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多彩。人们喜欢欣赏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同时也热衷于游览山水、赏花踏青等活动。在这种背景下,韩琦作为一位有深厚文学素养的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