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其三

标题包含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其三
故园山水真奇哉,三径兰菊当年栽。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 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 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 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跖俱尘埃。 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 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罍。 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 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 兰阶雕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 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 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 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还飞来。 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余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故园的山水真是奇妙啊,三条小径上的兰花和菊花都是当年亲手种植的。惋惜自己流离在外无法自拔,江城的早晨响起号角声让人更加忧愁。半生都被诗书陪伴,车轮滚滚似乎要翻越大山。试着寻找平坦的道路来到神奇的地方,但马已经疲惫需要人推拉。身在天界仿佛能出口成章,孔子和盗跖都化作了尘土。想象着自己好像在蓬莱仙岛,乘着扁舟渐渐进入云端。紧紧追随嵇向和焦贺的脚步,想要倾尽五湖四海的酒来欢庆。失去意识的地方在何处呢?原来是千里之外的福建。只剩下孤零零的身影互相安慰,眼前的景色模糊不清。兰花的台阶上落叶纷纷,荆树的枝头再无花开。向来以愚公自居的我不能自知,企图用一只手摧毁华山。谁知道天目山的顶上有露水,山下有如雷般的哭声。华亭的黄耳到底去了哪里?辽东的白鹤还会飞回来吗?最后,我要去寻找那三十六个山峰,希望借助聂许的力量平息我的忧伤。
去完善
释义
1. "故园":指诗人故乡。 2. "三径兰菊":指诗人在故园种植的兰花和菊花。 3. "江城":指武昌。 4. "晓角":报晓的号角。 5. "愁吹梅":指吹奏愁绪的曲子。 6. "诗书":古代文人以诗书为传统学问的代表。 7. "车毂":车轮的中心部分,这里代指车辆。 8. "崔嵬":高大的山势。 9. "夷路":平坦的道路。 10. "圣处":指圣贤所居之处,这里指诗人心中理想之地。 11. "马力":马的体力,这里指自己已经疲惫不堪。 12. "舆台":指搬运东西的人,这里指驾驭马车的人。 13. "孔丘":孔子,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14. "盗跖":传说中的人物,被视为恶人的代表。 15. "吐杰句":指写出优美的诗句。 16. "蓬岛":蓬莱仙岛,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7. "浮云堆":比喻云端。 18. "嵇向":指嵇康、阮籍等魏晋名士。 19. "焦贺":指汉末名士焦先、贺邵。 20. "瀛海":大海。 21. "千里闽越":指福建一带。 22. "天南隈":指南方边远地区。 23. "马鬣":指坟墓上的封土。 24. "青苔":植物,常生在阴湿地方。 25. "雕谢":凋零。 26. "荆树":指荆州地区的树木。 27. "愚公":指具有顽强毅力的人。 28. "太华":即华山。 29. "天目山":位于浙江临安境内。 30. "华亭":地名,位于上海市松江区。 31. "黄耳":狗名。 32. "辽东白鹤":传说中的一种鸟。 33. "三十六峰":指庐山的主峰。 34. "聂许":指汉武帝时大臣聂翁石和许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长诗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山水、历史人物以及人生哲理的感慨与沉思。 首联描绘了故乡山水的美丽神奇,以及过去亲手种植的兰菊之景。开篇即展现出浓厚的思乡之情。颔联则通过江城晓角之声,表达了诗人感叹自身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则用丰富的事例和典故来说明诗人的处境与心境。如“车毂前却连崔嵬”,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挣扎与迷茫的情状;又如“试寻夷路到圣处”,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追求与探索。 在颈联,诗人以离天三尺五的高远之处所吐出的杰出诗句,来比喻自己作品的高尚意境。接着又以孔子、盗跖的例子,表达出世态沧桑,人生短暂的思想。 后半部分则展现了一幅如梦如幻的场景。诗人借助嵇康、向秀、焦赣、贺循等名士的故事,来表达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则以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揭示出即使理想难以实现,也要坚持前行的信念。 尾联则以华亭鹤、黄耳犬的传说收尾,寄予了诗人对友人、故乡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既充满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沉痛反思,也展示了他对于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其三》是南宋诗人朱槔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具体年份无法考证。 在南宋时期,朱槔生活在战乱频仍的环境中。当时的金兵经常南下侵犯,使得民生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槔关注社会现实,关心百姓疾苦,他用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此外,朱槔对苏轼非常敬仰,他常常模仿苏轼的诗词风格进行创作。苏轼曾在武昌逗留过一段时间,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朱槔受到苏轼的影响,也创作了《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这一系列诗作。在这首诗中,朱槔通过描绘寒溪的景象,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