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阁为歙郑处士作
郑子林居好,遥希靖节贤。看山秋色里,把酒菊花前。人境殊多事,吾庐自一天。能知此中意,何处不悠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郑子林是个安居的好地方,让人敬仰其清净幽雅的气质。在秋日的山林间,品赏着菊花酒。人间纷扰很多,而我这里却独得一份宁静。了解其中的真味,哪里都会感到悠然自得。
去完善
释义
1. 悠然阁:悠闲自得的地方,这里指郑处士的居所。
2. 歙(shè):古地名,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
3. 郑处士:姓郑的隐士,处士是古代对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的称呼。
4. 林居:在山林中的居所,这里指郑处士居住的房屋。
5. 遥希靖节贤:远远地仰慕陶渊明的贤德。靖节是陶渊明的谥号。
6. 看山秋色里:欣赏秋天的山景。
7. 把酒菊花前:在菊花前饮酒。
8. 人境殊多事:人世间的事情纷繁复杂。
9. 吾庐自一天:我的住处自然和谐。
10. 能知此中意:能够理解这其中蕴含的道理。
11. 何处不悠然: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闲适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郑处士的悠哉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与羡慕之情。诗中的“郑子”即郑处士,他的居所环境优雅,远离纷扰,仿佛是陶渊明笔下那个恬淡的桃花源。在欣赏秋天的美景时,他会在菊花前举杯独饮,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烦恼和困扰,相比之下,更显得此处所描述的生活意境的珍贵和难得。因此,只要我们能领悟到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那么无论在何处都可以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悠然阁为歙郑处士作》这首古诗,是元代诗人张翥在江南地区游历时所作。创作时间为元朝初期,即公元13世纪下半叶至14世纪初。这个时期,由于北方战乱的平定,南方的经济和文化得以迅速发展,文人墨客们纷纷南下,寻求心灵的慰藉和抒发情怀。
张翥在这个时期的人生经历颇多波折,他原本出身于书香门第,却因战乱而家道中落。后来,他在江南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文学、艺术,使得他的诗才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和发展。这首《悠然阁为歙郑处士作》便是他为郑姓友人所作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
在那个时代,由于战争的影响,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以此来逃避现实中的纷扰。这首诗正是表现了这种隐逸思想,通过对悠然阁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