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绍先题刘平妻胡氏杀虎图
沙河岸边秋草白,枣阳城头落日黑。老兵辛苦践更来,林下税车聊一息。黄芦飒飒中夜鸣,伥鬼叫啸悲风生。虎饥得人怒不置,妇急徒手危相争。直前死力持虎足,呼儿进刀屠虎腹。但知有夫岂知虎,视之何殊机上肉。当时一击宁顾躯,惊魂碎骨仍携扶。九原瞑目已无憾,旧血勿湔身上襦。千秋节义传乡闾,我犹胆怯见画图。健妇果胜一丈夫,向来冯妇有不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沙河边的秋天,小草一片白色,枣阳城的城楼上,太阳即将落山,呈现一片漆黑。劳累的老兵仍在执行巡逻任务,他们只能在树林下的车辆上休息一会儿。深夜里,黄色的芦苇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同时伴随着妖怪的嚎叫声和悲惨的风声。饥饿的老虎抓住了一个人,妇女们见状,立刻上前与之争斗。她们勇敢地抓住老虎的脚,呼唤孩子们拿刀来,准备杀死老虎。这些女人只知道要保护她们的丈夫,却不知道自己面临着一只猛虎。她们面对老虎时,就像面对砧板上的肉一样勇敢。在关键时刻,她们毫不犹豫地攻击老虎,即使自己的灵魂破碎,仍然勇往直前。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因为她们已经尽力了。这种勇敢的节义值得流传百世,但我看到这些场景的画图仍然感到害怕。果然,强壮的女人比男人更能对抗危险,这与之前的情况大不相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沙河:指邢台沙河,明代称作沙河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地区。
2. 枣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事。
3. 践更:古代的一种兵役制度,轮流戍守边境。
4. 黄芦飒飒:形容秋天的景象。
5. 中夜:半夜时分。
6. 伥鬼:传说中伥被老虎吃掉后变成的鬼,专门引人来给老虎吃。
7. 九原:坟墓的意思,这里指胡氏的丈夫。
8. 千秋节义:指流传千古的英雄事迹。
9. 乡闾:乡村邻里。
10. 胆怯见画图:形容看到这幅画时心中的恐惧感。
11. 冯妇:古代的一位大力士,这里是用她比喻胡氏。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女子勇敢杀虎以保护自己和儿子的英勇事迹的诗。诗人通过对画面细致入微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危机的夜晚。首先描述了夕阳下的荒凉景色,暗示即将发生的悲剧。然后通过声音和颜色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当老虎突然出现时,这位勇敢的妇女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毫不犹豫地采取了行动。她空手与猛虎展开激战,直至最后一刻,她仍然紧紧地抓住老虎的腿,以便她的儿子能够趁机用匕首刺入老虎的腹部。在这个过程中,她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心中只有保护和救援儿子的责任。
在击败猛虎之后,虽然她已经精疲力尽,但仍然坚持着将儿子带离危险。当她最终倒下时,已经全然无畏,因为她知道自己已尽了全力,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个画面展现了深深的母爱,以及一种不屈不挠的勇气,震撼人心。
尽管诗人自己对此场景感到恐惧,但他也深感敬意。他认为这个女性比一个强壮的男子更为勇敢,因为只有真正的勇气,才能战胜内心的恐惧,直面生死。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一个临危不惧、勇敢母爱的形象,使得这幅画作成为了千古传颂的英雄史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百姓疾苦。在这个时期,诗人张翥因才学出众被任命为绍兴郡守。他在任期内,目睹了民间百姓的困苦生活,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深感痛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为古绍先题刘平妻胡氏杀虎图》。
诗中的"刘平妻胡氏杀虎"故事发生在东汉时期,讲述了一位勇敢的女性为了保卫家人,勇敢地与老虎搏斗并最终将其击杀的故事。张翥以这个故事作为比喻,赞扬了古代女性的英勇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女性们的期望和鼓励。
在诗中,张翥以"虎啸风生,龙跃云起"来形容胡氏的勇猛,同时通过"剑气"和"弓声"来表现她的智慧和勇气。此外,他还以"豹变"一词来形容胡氏的勇敢形象,表达了对她深深的敬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