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

标题包含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细柳营开,团花袍窄,人指汾阳郭令公。山西将,算韬钤有种,五世元戎。 旌旗蔽满寒空。鱼阵整、从容虎帐中。想刀明似雪,纵横脱鞘,箭飞如雨,霹雳鸣弓。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中兴事,看君王神武,驾驭英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南宋文学家。他出生于江西吉安,是南宋中叶的一位重要文人。 刘过年轻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他...查看更多
凡妈小厨房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玉带和猩红色的长袍在远处闪耀,就像皇帝的车驾一样威严。簇拥着皇帝的千官犹如鱼群般整齐,英勇的士兵如潮水般涌动。营门大开,人人身着艳丽的花纹战袍,无人不称赞这位郭令公,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早已名声在外。 旗帜如林,寒气逼人。军事布署井然有序,如同猛虎深藏不露。钢刀锋利无比,像是白雪一般明亮;箭矢如雨般洒下,又如同雷电般迅猛。他们的威风足以震撼边疆的城市,气概足以吓破胡人的胆子,沙尘中的战斗激烈得令人胆颤。 国家的复兴大事,正需要英明的君主来驾驭这些英雄豪杰们。
凡妈小厨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沁园春:词牌名,北宋时期新创词牌。 2. 御阅:皇帝亲临观看。 3. 郭殿帅:即郭燕杰,山西名将,曾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称郭殿帅。 4. 玉带猩袍:指皇帝身穿的玉带金袍。 5. 翠华:皇帝仪仗的一种标志。 6. 马去似龙:形容皇帝的卫队行进时威风凛凛。 7. 貂蝉争出:形容官员们争相跟随皇帝。 8. 鳞集:像鱼鳞一样紧密排列。 9. 貔貅不断:形容士兵众多。 10. 细柳营开:借汉代周亚夫军营的故事,赞美郭令公治军有方。 11. 汾阳郭令公:唐朝名将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这里用以赞誉郭燕杰。 12. 山西将:指郭燕杰,他在山西地区任职。 13. 韬钤有种:比喻郭燕杰具有统帅之才。 14. 五世元戎:表示郭家五代都有将领。 15. 旌旗蔽满寒空:形容军队阵容庞大。 16. 鱼阵整:行军队伍整齐有序。 17. 虎帐中:指郭令公的指挥营帐。 18. 刀明似雪:形容刀光剑影明亮耀眼。 19. 纵横脱鞘:形容战士勇猛无畏。 20. 箭飞如雨:形容箭矢射出的密集程度。 21. 霹雳鸣弓:形容箭矢的威力强大。 22. 威撼边城:形容军队的威慑力。 23. 气吞胡虏:形容军队的士气高昂。 24. 惨淡尘沙吹北风:形容战场环境的艰苦。 25. 中兴事:指国家复兴的事业。 26. 看君王神武:期待皇帝能够展现雄才大略。
凡妈小厨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磅礴的笔触描绘了皇帝回銮时盛大壮观的景象,通过威严的场景渲染烘托出皇帝的英武气概和国家的强盛繁荣。词的上阕主要以“玉带猩袍”的形象展现了皇帝的威严仪态,同时通过对千官聚集、万骑随行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帝的尊敬和对国家的忠诚。 下阕则进一步描述了皇帝在阅兵时的威严风采。旗杆如林,鼓声震天,表现出军队的强大和纪律的严明。同时,借助于明如雪的刀剑、密集如雨的箭矢以及如同霹雳般的鸣弓等景象,将军队的威武展示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对皇帝统帅才能的赞美,更是对民族精神的歌颂。 全词以宏大的视角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表现出作者对皇权的无尽敬仰和对国家的坚定信仰。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个充满力量与希望的时代,彰显了作者的爱国情操与非凡才情。
凡妈小厨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是南宋著名词人刘过的一首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国土分裂,战乱频仍,民众疾苦重重。 刘过作为南宋士人,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沧桑巨变。他在青年时期怀抱着报国之志,努力求学,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为国效力。然而,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当权者的赏识,反而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压。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充满了不满和愤怒。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刘过创作了这首《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中以对郭殿帅的赞扬为契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不满。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矢志不渝、坚守信念的决心。
凡妈小厨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