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行村路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孩子们在夕阳下欢快地在竹篱旁玩耍,田间的豆荚和嫩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田埂上满是稻花的芬芳,它们究竟属于谁呢?一只红色的蜻蜓正伴随绿色的螳螂翩翩起舞。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乐雷发:南宋诗人。
2. 儿童篱落:指乡村的孩子们。
3. 带斜阳: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
4. 豆荚姜芽社肉:豆荚,豆子;姜芽,嫩姜;社肉,祭祀后的猪肉。
5. 谁是主: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6. 红蜻蜓伴绿螳螂:红蜻蜓和绿螳螂共同构成了农村风景的一部分。
去完善
赏析
《秋日行村路》是南宋诗人乐雷发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乡村景象。首句“儿童篱落带斜阳”描述了孩子们在天色渐暗时还在嬉戏的情景,为画面增色不少。次句“豆荚姜芽社肉香”则让人联想到乡野之间丰收的喜悦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紧接着,诗人在第三句设问:“一路稻花谁是主?”这句诗让读者思考稻田的主人是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农耕生活的关注与热爱。末句“红蜻蜓伴绿螳螂”则以昆虫作为意象,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儿童、豆荚、姜芽、稻花等乡村元素,展现了秋日乡村的美景,也反映出诗人的恬淡心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日行村路》是南宋诗人乐雷发的作品,这首古诗描述了秋季乡村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7年左右,即南宋理宗时期。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北方金国的威胁以及国内政治局势的动荡,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普遍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乐雷发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仕途。他在任期内,关注民生疾苦,提倡廉洁奉公,深得百姓爱戴。然而,由于受到权臣排挤,乐雷发最终被迫辞官回乡。在这样的背景下,乐雷发写下了《秋日行村路》等许多描绘农村生活、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