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子夜四时歌 春

标题包含
子夜四时歌 春
二月春色来,三月春色老。 东风收花去,满地留芳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孔平仲,字秉衡,号无咎,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孔文仲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官员,兄弟三人皆以文学著称,被称为“三孔”。 孔平仲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科举考试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二月春意盎然,三月春意渐逝。 春风吹落繁花,留下满地芬芳。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二月春色来:这里的“春色”指的是春天的景象,如嫩绿的树木、盛开的花朵等;“来”表示春天的到来。 2. 三月春色老:这里的“春色老”表示春天即将结束,花草开始凋谢。“老”在这里是形容词,指春天景象逐渐衰退。 3. 东风收花去:这里的“东风”是指春风,因为古代中国将春风定为东方之风;“收花去”意为春风带走了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离去。 4. 满地留芳草:这里描绘了春天结束后的景象,虽然花朵已经凋谢,但地面仍留下了一片绿色的草地,这也是春夏交替的过渡阶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子夜四时歌·春》是北宋诗人孔平仲所作,以春天的景色为描绘对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短暂。 首句“二月春色来”,描述了春天初至的景象。二月的春天悄然来临,万物开始复苏,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 次句“三月春色老”,表达了春天的短暂。时光荏苒,转眼间三月的春天已经老去,大地从嫩绿转为繁茂,象征着春季即将结束。 接着的“东风收花去”,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流逝。春风吹过,带走了春花,留给人们的是满地芳草的景色。这里以“东风收花去”为象征,寓意着春天的离去和时间的无情。 最后一句“满地留芳草”,则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望。虽然春天已然离去,但留下的满地芳草却仍令人赏心悦目。这一句以其蕴藉丰富的意象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子夜四时歌·春》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41年至111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孔平仲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和繁荣的社会环境,这为他观察和记录春天的美好提供了条件。 孔平仲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孔延之、哥哥孔文仲和孔武仲都是当时著名的文人,受家庭氛围熏陶,孔平仲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段时期,他曾任官职,但由于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仕途并不得意。尽管如此,孔平仲依然保持了乐观的心态,并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歌创作之中。 在北宋时期,文人墨客们十分热衷于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文化风气为孔平仲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他在《子夜四时歌·春》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同时也传达了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