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其一
衮衮群芳已失真,超然奇秀始离伦。
夜游说与雕栏客,费尽天机老却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衮衮”:指连续不断的事物或景象。这里用来形容盛开的花朵。
2. “群芳”:指各种花草。这里指其他的鲜花。
3. “失真”:失去真实面貌。这里用来形容其他花卉失去了其本身的特点。
4. “超然”:超出一般。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的独特美丽。
5. “奇秀”:奇特秀美。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的外形特征。
6. “离伦”:超出同类。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的出众品质。
7. “夜游”:夜间游玩。这里指在夜晚欣赏牡丹花。
8. “雕栏客”:装饰有雕刻栏杆的游客。这里指观赏牡丹花的人。
9. “费尽天机”:用尽了天然的妙处。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在春天的盛放。
10. “老却春”:春天即将结束。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开花时间短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描绘出牡丹花的独特风采和韵味。首句“衮衮群芳已失真”表明在众多的花卉中,牡丹已经脱颖而出,展现出非凡的气质。次句“超然奇秀始离伦”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奇特秀美,仿佛超越了其他所有的花卉。接下来两句,“夜游说与雕栏客,费尽天机老却春”,诗人将牡丹比作一个夜游的神女,她在夜晚与雕栏边的游人低语,用她那迷人的魅力,让春天都为之陶醉而老去。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出了其超凡脱俗的美丽,同时也表达出诗人的赞美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牡丹 其一》是宋代诗人黄裳创作的一首赞美牡丹花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创作这首诗时,黄裳正处于人生的中年期,他经历了科举考试并取得了进士的功名。在这段时间里,黄裳对文学、史学、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的钻研,这使他在诗歌创作上具有较高的造诣。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人生哲理为主,这首《牡丹 其一》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牡丹花被视为富丽堂皇的象征,代表着高贵、典雅的品质。因此,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以牡丹为主题进行创作,以此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贵品质的赞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黄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牡丹花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