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断
梦断纱窗半夜雷,别君花落又花开。
渔阳路远书难寄,衡岳山高月不来。
玄燕有情穿绣户,灵龟无应祝金杯。
人生若得长相对,萤火生烟草化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梦境中断在纱窗和半夜的雷声中,与君别离时花朵凋零,现在却又再次盛开。
渔阳路途遥远,书信难以寄达;衡山高高耸立,月亮无法爬上山头。
玄色的燕子富有情感地穿越了绣花门,但灵龟却没有任何反应,不愿用金杯祝福。
假如人生中的境遇总是长久的相对平衡,那么,仿佛生命之火的萤火虫将会如烟草般逐渐化为灰尘。
去完善
释义
1. 梦断:指梦境结束或中断。
2. 纱窗:用纱制成的窗棂。
3. 渔阳:古郡名,在今河北一带。这里指诗人与友人的分离之地。
4. 衡岳山:位于湖南,南岳衡山的简称。这里指诗人的所在地。
5. 玄燕:黑色的燕子,古代常用来象征有情人。
6. 灵龟:神龟,传说中能预示吉凶的神物。
7. 金杯:金属制成的酒杯,泛指酒器。
8. 萤火: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芒。
9. 草:草本植物。
10. 化灰:化为尘土,形容生命的终结。
去完善
赏析
《梦断》这首诗歌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梦中惊醒的诗人,感受到窗外雷声阵阵,仿佛在提醒他已经远离了那个分别的季节。诗中的“别君花落又花开”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相聚的无常,使得离别更加伤感。
接下来,诗人提到渔阳路远,书信难以传递,暗示了他们之间的距离无法跨越。而衡岳山高月不来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联系也变得困难重重。这种距离感让诗人倍感孤独。
然而,诗歌中也不乏希望。“玄燕有情穿绣户”表达出燕子尚能穿越门窗来到室内,给诗人带来一丝安慰。同时,灵龟无应祝金杯也表达了虽然愿望无法实现,但依旧抱有希望的信念。
最后,诗人感叹:“人生若得长相对,萤火生烟草化灰。”这句话表明了诗人渴望与友人长久相伴的心情,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歌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令人感慨万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梦断》是唐朝诗人徐夤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900年左右,当时徐夤正处于人生低谷,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这使得他在情感上备受压抑和挫折。而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环境也十分复杂,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政权逐渐衰弱,战乱频繁,民生疾苦,这些都为徐夤的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夤创作了这首《梦断》,表达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梦想的渴望。诗中以“梦断”为主题,通过描绘梦境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梦境的描述,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哀伤。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