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望梅花

标题包含
望梅花
数枝开与短墙平,见雪萼,红跗相映。引起谁人边塞情。 帘外欲三更,吹断离愁月正明。空听隔江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孙光宪(901年-968年),字孟文,号葆光子,唐末五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经历:孙光宪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几枝梅花贴在短墙上,露出白雪似的萼片和红色花瓣,相互映衬。这使得谁能唤起边疆的情感呢?在窗帘外面,已是深夜三更时分,明月照亮了离别的忧伤。只能听到长江对岸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数枝:几枝 开与:开放与……相对 短墙:矮墙 平:齐平 雪萼:指雪花覆盖的梅萼 红跗:红色的花托 相映:相互映衬 引起:引发 谁人:某人 边塞:边疆地带 帘外:窗帘之外 欲:将要 三更:时间名词,即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吹断:形容风吹的声音猛烈 离愁:离别的忧愁 月正明:月亮明亮 空听:白白地听到 隔江声:长江对岸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望梅花》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月光下,梅花静静地开放在短墙上,白雪般的花瓣与红色的花托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动人。这样的景象很容易让人想起遥远的边塞,引发人们对戍楼战士的思念之情。然而,离愁却随着夜晚的到来愈发浓烈,如同月亮般明亮,使人难以忘怀。最后,诗人以隔江的声响收尾,暗示了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整首词画面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望梅花》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孙光宪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47年,即后晋天福二年。在这一年里,中国历史上的政局正处于动荡之中,军阀割据,战火连绵。 孙光宪是当时的蜀州刺史,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对民间的疾苦深感同情。在这种背景下,他以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思考,写下了这首描绘战乱场景的词。词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不满,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之情。 在这首词中,孙光宪运用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战乱中的景象。他用“烽火照江陵”来形容战火的蔓延,用“白骨露于野”来表现战争的残酷,用“春风不度玉门关”来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