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赠斯远
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已经是霜降的时候又下了雨,春天虽然悄悄来临但是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不要叹息草色的凋零,必定会有梅花盛开带来生机。
在这时候应该仔细寻找每一处地方,不要因为疲惫而放弃。
我的眼睛因为长久的劳累感到疼痛,希望你的诗歌可以让我精神焕发。
去完善
释义
《雨后赠斯远》注释:
1. 已:已经
2. 霜凝:霜冻
3. 更: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还”或“再加上”的意思
4. 雨湿:雨水湿润
5. 春其:春天的气息
6. 渐起:逐渐出现
7. 但:只是
8. 痕:迹象,痕迹
9. 莫:不要
10. 嗟:感叹,叹息
11. 草色:草的颜色
12. 有垂死:形容草即将枯萎死亡
13. 定有:一定会有
14. 梅花:一种早春开花的植物
15. 当:应当,应该
16. 返魂:重生,复活
17. 小驻:短暂停留
18. 要须:必须
19. 穷日:度过整个白天
20. 细寻:仔细寻找
21. 无惜:不惜
22. 遍村:走遍所有的村庄
23. 揩摩:擦洗
24. 病目:患病的眼睛
25. 从兹:从此开始
26. 并待:等待
27. 君:您
28. 诗:诗歌
29. 洗睡昏:指通过欣赏诗歌来驱散睡意中的迷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蕃与友人斯远在雨后的情景。首联通过“霜凝”和“雨湿”的描写,表现出季节交替时的环境特点,即虽已至秋末冬初,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萌发。这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他对于春天的期待和希望。
颔联则借助于小草和梅花的形象,揭示出生命的顽强和生机。尽管草地因霜冻而显得死气沉沉,但梅花却在寒冬中盛开,展示了生命力的坚韧不屈。这两句强调了自然的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颈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斯远一起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愿望。他们计划去各个村庄寻找春天,并通过这次旅程享受生活的乐趣。这里透露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这次旅程焕发精神,激发创作的欲望。同时,他也期待斯远的诗篇能驱散他的困倦,展现出两人之间的默契与真挚感情。
综上所述,这首《雨后赠斯远》不仅描绘了雨后的景色,还通过对小草和梅花的描述传达了生命的顽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活以及友情的深切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蕃的《雨后赠斯远》是宋诗中的一首佳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正值南宋与金朝的对峙期。这一时期的南宋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但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文人墨客,如陆游、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赵蕃在此时期的生活颇为艰辛。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但由于家贫,未能进入仕途。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金榜题名。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坚持创作诗歌,以此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雨后赠斯远》这首诗中,赵蕃通过对雨后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既展示了赵蕃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爱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