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仙游寺

标题包含
过仙游寺
上方下方雪中路,白云流水如闲步。 数峰行尽犹未归,寂寞经声竹阴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唐朝时期著名诗人。他的籍贯在范阳(今河北涿州),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家庭。 卢纶年轻时以文才著称,但因安史之乱的影响,科举考试受阻。直到广德元年(763年),他才考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下着鹅毛大雪,行走在风雪交加的小路上,抬起头看见的是蓝天白云,低头看到的是流水潺潺,仿佛是悠闲地在漫步。走过了几座山峰,却依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在这寂静的夜晚,只有竹林中的诵经声陪伴着我度过这漫长的夜晚。
去完善
释义
上方:指仙游寺的高处。 下方:指仙游寺的低处。 雪中路:雪中的山路。 闲步:悠闲地漫步。 数峰:几座山峰。 行尽:走完全程。 犹未归:还没有回来。 经声:寺庙里诵经的声音。 竹阴:竹子下的阴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过仙游寺时所见的美景及所感。首句“上方下方雪中路”描绘出冬日雪景中的寺庙,显得静谧而安详。接下来的“白云流水如闲步”则表现了寺庙周围的景物——悠闲的白云和潺潺的溪水,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第三句“数峰行尽犹未归”通过写诗人行走在群山之间仍未归去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这美景的热爱和不舍之情。最后一句“寂寞经声竹阴暮”则是描绘傍晚时分,寺中僧侣诵经的声音在竹林间回荡,显得孤寂而深沉。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之美与宗教氛围完美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仙游寺》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58年)。这个时期正是安史之乱期间,国家动荡,民生疾苦。卢纶作为一个士人,亲眼目睹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悲悯之情。 在这个时期,卢纶的个人生活也颇为坎坷。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他投笔从戎,加入了郭子仪的军队,成为了一名军中文书。在军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共同为国事担忧,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在这个时代,唐朝的国力已经衰微,朝廷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愈演愈烈。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原本就危机四伏的国家局势更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卢纶通过对仙游寺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游寺的美景,同时也传达出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