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王弱翁题承天寺萃景亭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次韵王弱翁题承天寺萃景亭二首 其二
四临千里一危轩,洒脱尘中两耳喧。 隐几风波随客棹,对江金碧露僧门。 数峰烟老灵妃国,三月花残杜宇村。 不得相从嗟筦库,新诗犹喜慰冥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挚(1030年-1098年),字莘老,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 刘挚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中进士,进入官场。他在地方任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承天寺:古代寺庙名称,具体地理位置不详。 2. 王弱翁:作者的朋友,姓名未知。 3. 四临:四面环绕,指承天寺周边的环境。 4. 千里:泛指距离远,并非确指。 5. 一危轩:形容承天寺的亭子高耸入云。 6. 洒脱:超脱尘世纷扰,保持心灵自由的状态。 7. 尘中两耳喧:指在喧嚣世俗中寻求清静的生活。 8. 隐几:依靠在茶几上,这里指闲适地坐在亭子里。 9. 风波:比喻世事无常,此处借指人生。 10. 客棹:代指游客,这里是作者自指。 11. 对江金碧露僧门:指寺庙的大门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2. 数峰:众多山峰,这里用来形容承天寺周围的自然景观。 13. 烟老:形容烟雾笼罩下的古老景色。 14. 灵妃国:古人称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神秘的仙境。 15. 三月:春天时分,万物复苏的季节。 16. 花残:花朵凋谢,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 17. 杜宇村:古代乡村的常见名字,这里用来代指田园生活。 18. 不得相从嗟筦库:因为职责所在而无法陪伴朋友,只能遗憾感叹。 19. 新诗犹喜慰冥昏:收到了好友的新诗作,心中感到安慰与欢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承天寺萃景亭的美丽景色。首联通过“危轩”和“尘中两耳喧”的对比,展现了亭子的宁静与超脱;颔联以“风波随客棹”和“露僧门”的描绘,表现出亭子周围的生机勃勃;颈联则以“烟老灵妃国”和“花残杜宇村”的景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尾联则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前往欣赏美景的遗憾,以及收到他人新诗的喜悦。全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王弱翁题承天寺萃景亭二首 其二》是宋代诗人刘挚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此时正值北宋中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在创作这首古诗时,刘挚正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朝廷的重臣。他在政治上主张整顿官僚机构,选拔贤能,改革财政制度,提高农民地位等措施,因此在朝野颇有声望。然而,刘挚也面临着来自保守势力的压力,这使得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时代背景的思考。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诗歌、绘画、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刘挚作为一代文豪,他的诗作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这首《次韵王弱翁题承天寺萃景亭二首 其二》正是刘挚在这样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独特才华和对人生际遇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